•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消息

榜样 | 与模范同步,信心百倍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往事沉暗不可追,来日明光待花开

校长奖学金


1

李 依 敏

专业:2020级科研型博士

导师:风湿免疫科 孙晓麟教授

研究方向:类风湿关节炎与炎性肌病的致病机制研究等

·成绩

攻读博士期间在风湿免疫病专业刊物 Front Med、Clin Exp Rheumatol、Int J Rheum Dis 、 J Immunol Res等刊物发表 SCI 论文 14 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论文 5 篇;在国际/国内会议中发表多篇壁报;参编著作《凯利风湿病学(第11版)》。

·获奖

获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国家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学业奖学金二等奖、北京大学优秀医学生三等奖学金等奖励奖学金。

个人经历


四年前,我怀着憧憬考入北京大学,进入梦想中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涯。回想走过的这四年学习时光,我在日夜进行科研探索的过程中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困难,也有幸获得了诸多来自师长、同窗与亲朋的支持帮助。在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个学年,我荣幸地获得了本年度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对此我感到由衷感到幸运和感激。

1.

学术研究:重在思考与实践

作为一名科研型的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重点。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过程中,我要向导师孙晓麟教授和副导师李玉慧教授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和感谢,感谢两位老师为我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资源,并在困难阶段予以关键的指导,我才会获得一定的成绩。从这近四年的科研工作经验来谈,我认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主要分三大阶段。第一,夯实创新基础。因为创新不是凭空捏造,不是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它都是建立在前期知识的叠加上。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当知识完成量的积累,才可能为创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第二,勤于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在专业学习与临床实践中应主动思考,善于克服困难、解决实践中的难题,自觉培养创新型思维。第三,不纸上谈兵,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创新深植于知识,而践行于行动。只有当实践与创新的想法有机结合,并不断在亲身的实验中总结、反思,创新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2.

临床实践:多学习、多磨练、多思考

除科研工作外,临床实践也是科研型博士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科学研究旨在解决临床相关问题,这就要求科研工作者学习临床知识,参加临床实践,切勿纸上谈兵。此外,关于临床理论的书本知识点有很多,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要学会灵活应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先后随同何菁教授和栗占国教授的门诊见习过程中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在开始随诊阶段,虽然我每次提前复习了相关知识,但是在患者面前我还是会遗漏某些关键点的询问,诊断思路也不清晰。在这段迷茫的跟诊时期,我衷心感谢栗占国教授对我的细心指点,令我收获颇丰。同时,栗教授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深厚的临床功底让我心生敬佩。从跟诊经历来谈,我认为临床实践工作学习的关键点在于多学习、多磨练、多思考。多学习,才能增强理论修养;多磨练,才能打造过硬本领;多思考,才能补齐能力短板,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

2

孙 迪 雅

专业:2021级科研型博士

导师:创伤骨科 姜保国教授

研究方向:医学图像处理

·成绩

 2021-2022学年SCI 2篇,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1次。

·获奖

曾获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等奖励奖学金。

个人经历


.

在医信交叉领域寻求创新

在博士一年级的学习工作中,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参加学术会议,并参与科室的各项临床及学术交流活动。在科研工作方面,我在本年度发表期刊论文2篇,会议论文1篇。于2022年3月在领域旗舰刊物“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中发表论文“Deep Volumetric Descriptor Learning for Dense Correspondence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via Spectral Maps”。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函数对应的无监督体图像特征学习与稠密对应计算方法,能够自动提取适合图像稠密对应计算的医学体图像特征。于2022年8月在领域旗舰刊物“Medical Image Analysis”上发表论文“Dense Correspondence of Deformable Volumetric Images via Deep Spectral Embedding and Descriptor Learning”。该方法在颌面部CT图像和大脑MRI图像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完成了解剖结构标签自动迁移。我于2021年9月在领域旗舰会议“the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MICCAI)”发表论文“Spectral Embedding Approximation and Descriptor Learning for Craniofacial Volumetric Image Correspondence”并做口头报告,在该次会议中我获得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并获得学生旅行奖金。同时有一些学者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兴趣,我们在算法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问题上进行了探讨,这为我之后的算法改进提供了思路。

在持续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科室的学术交流及临床查房活动。在每周四例行的英文文献学习活动中,我主持了两次文献学习,题目分别为“创伤外科确定性救治学——心理创伤”和“骨盆骨折检测及分级算法、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导针路径自动规划算法”。在此类活动中,一些老师同学也对人工智能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了一些可能的算法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依托人民医院完备高效的数据平台,我们已经开展了一些实验。在临床查房活动中,我对于临床医学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于临床医生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对于智能辅助医疗的期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未来的科研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在下一学年的科研学习工作中,我期望自己能够继续专注算法创新,发掘更多、更实用的临床应用场景,在医信交叉领域寻求更深的融合和更广的创新。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3

杨 振

专业:2021级科研型博士

导师:骨关节科 林剑浩教授

研究方向: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以及软骨及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治疗

·成绩

第一/通讯作者在Biofabrication,Bioengineering & Translational Medicine,Acta Biomateriali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著12篇,其中IF>10有6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

·获奖

曾获校长奖学金(2022年)、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022年)、学业一等奖学金(2021年)和中共刘店乡“优秀志愿者”(2021年)等荣誉称号。

个人经历


1.

学会感恩

首先,非常感谢能够有机会获得校长奖学金的荣誉称号,感谢在我成长道路中遇到的每一位师长,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贵人。我深知自己跟优秀的同学还有很大差距,自己跟理想中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在这里我也不敢班门弄斧,谈论自己有多少科研经验。在此,我就把自己的初次接触科研经历分享一下,也许跟很多人都很相似。

2.

追忆第一次科研

回想起第一次接触到科研,是在大一下学期,我申请来到了刘寅老师的实验室。刚开始我打打下手,在小组里摸爬滚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对项目和科研有了一定了解。大二我和同学第一次组建项目,我们抓住了老师在组会中偶然提及的idea,反复与老师论证,阅读文献,开始设计实验,最终历时五年,我们的成果成功发表。在整个项目实施期间,我觉着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3.

提前做好课题设计

包括了大量文献调研,反复开会讨论,以及人员的分工合作。没有好的设计蓝图,就不可能有百米大厦。如果没有好的课题规划,做的工作大多都是徒劳的,反而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刚开始时,在文献调研确实使我感到费劲,不过随着文献阅读量的增加,我的阅读速度和体验也有了改善。在课题设计方面,自然少不了导师的指导,要经常跟导师讨论课题,每次自己心情很down的时候,刘老师总能给我们鼓舞,让我们听完分析后充满了“鸡血”。

4.

组建强有力的团队

实验时间局限于课余,实验室路途遥远等都给我们带来了困难。还记得有几次做班车去八里台做实验,刚下车就遇到了大雨。我和搭档没有带伞,我们首先保护的是记录本和试剂,身上淋湿了不要紧,不耽误实验就行。很庆幸能够遇到这么靠谱的队员们。后期困难重重,还好大家都坚持不懈,特别是文章一度搁浅,还好大家没有放弃,老师也很支持我们写出来成果。最后一次投稿,我从晚上十一点多一直忙到天亮,,在检查床上躺了2个小时就开始了白天的临床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收到接受短信的时候,大家满心欢喜,毕竟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篇SCI。

5.

耐心

能够接纳新的结果。做科研嘛,失败结果(或者非预期的结果)总是占主要的,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失败的结果。每次遇到不符合预期的结果,我总是会怀疑是不是哪个步骤做错了,要在方法学正确的情况下去重复几次,如果都是一样的结果,才会认为客观结果就是这样。也许需要调整路线,也许就是新的发现,往往这也是创新所在。乐于接受不一样的结果,有时候就会有新的发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4

张 蒙

专业:2020级科研型博士

导师:创伤骨科 张培训教授

研究方向: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

·成绩

以第一及共一作者在NRR、Molecules、Gel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翻译著作1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加IFSSH等国内外学术会议。

·任职

现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Medical Hypotheses、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青年审稿人,NRR中文审校员。

·获奖

先后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爱心天使奖”等奖励奖学金。

个人经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做科研亦如是。

1.

明确目标,找寻方向

科研绝非是一个人埋头苦干,闭门造车的过程。从实验设计到结果产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与自己的导师多沟通,在讨论汇报的过程中,导师的一句话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多与不同学科的同学交流,尤其是临床医学这门非常注重交叉性、实用性的科学,思维的火花会在一次次的碰撞中迸发出来。

2.

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有了目标方向之后,便要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去奋斗。“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长路漫漫,科研注定是一条孤独但又充满希望的道路。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术还是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更没有捷径可言。科研道路上的跋涉与求索,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用耐心和恒心去面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

3.

放平心态,静待花开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人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精密先进的仪器设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等等。充分利用这些学术资源,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熟悉本团队优秀师兄师姐们的研究成果,多阅读高质量文献,把握科学前沿的发展方向,以临床应用为灯塔,以兴趣为导向,探索真理,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梦想。

北大人民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我的身边一直都有许多优秀的同学,愿谨记最初选择医学时的纯粹向往,向前辈看齐,继承北医的厚道精神,勤而有恒,不断进取,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往事沉暗不可追,来日明光待花开。


文案 | 李依敏 孙迪雅 杨振 张蒙

编辑|王博雅 

审核|杨鑫 白姝臻   

排版|袁晓秋

封面|袁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