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研究
年度 | 课题名称 | 课题负责人 | 课题来源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诊疗及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 | 何菁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诊疗及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诊断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叶华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诊疗及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持续缓解策略的研究) | 李茹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诊疗及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刘栩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诊疗及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研究(类风湿关节炎风险预测体系的建立) | 苏茵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9 | 风湿病机制及免疫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 | 栗占国 | 北京市科委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 |
2019 |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选择性诱导CLA+Treg亚群改善狼疮性肾炎疗效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孙晓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9 | NK-like B细胞(NKB)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胡凡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9 | 唾液链球菌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调节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李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9 | 汉族与维吾尔族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精准诊疗的生物标志物及分子诊断研究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9 |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 何菁 | 其它项目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免疫诊治的研究 | 胡凡磊 | 其它项目 |
2019 |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院建设项目-万人领军-何菁教授 | 何菁 | 其它项目 |
2019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经费-何菁 | 何菁 | 其它项目 |
2019 |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院建设项目-万人领军-何菁教授 | 何菁 | 万人领军匹配经费 |
2019 | 类风湿关节炎精准诊疗的生物标志物及分子诊断研究 | 栗占国 | |
2018 | Tyro3受体酪氨酸激酶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调控机制的研究 | 徐丽玲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的类风湿关节炎精准诊疗模式的建立 | 李春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IL-17F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致病作用及机制研究 | 甘雨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MHC区域非编码插入缺失片段(InDels)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滤泡辅助性T前体细胞异常分化及其靶向调控在干燥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何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分泌颗粒酶B的Breg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 | 苏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调节性B10细胞功能失调及异常调控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贾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泛素羧基端酯酶L1及其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的致病机制研究 | 李雪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巨细胞病毒衣壳蛋白UL11抗原肽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李玉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糖酵解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姚海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蛋白激酶CK2调控Th17和Treg分化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研究 | 叶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8 | 干燥综合征早期诊断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和临床应用研究 | 孙晓麟 | 其它项目 |
2018 |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 胡凡磊 | 其它项目 |
2018 | 泛素羧基端酯酶L1及其自身抗体在神经精神性狼疮中的致病机制和诊断价值研究 | 李雪 | 其它项目 |
2018 | 北京大学医学部学院建设项目-风湿免疫科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8 | 风湿免疫智慧医疗研究 | 叶华 | 其它项目 |
2018 | 风湿免疫科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7 |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分子模型及临床分类标准研究 | 栗占国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7 | 北京市科技新星 | 胡凡磊 | 北京市科技新星(最新) |
2017 | 不同超声评分体系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敏感性研究 | 栗占国 | 公司及学会资助项目 |
2017 | GMSC在三种AID模型体内的动态分布、分化及对疾病模型的防治效果和机制研究 | 刘燕鹰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2017 | 吸烟与HLA基因间相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致病作用的遗传及表观遗传机理研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Dickkopf-1通过调控调节性T细胞促进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张学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抗SP1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金月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巨细胞病毒被膜蛋白Pp150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B细胞亚群的分子机制研究 | 穆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低剂量白介素-2调控滤泡辅助T淋巴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张晓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mTOR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李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丁酸及相关菌在肠道免疫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免疫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7 | 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动态演化及调控规律(委托技术服务) | 孙晓麟 | 其它项目 |
2016 | 风湿病机制及免疫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子专项项目 | 栗占国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新) |
2016 | 干燥综合征早期诊断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筛选和临床应用研究 | 孙晓麟 | 北京市科技新星(最新) |
2016 | 低剂量重组人IL-2(欣吉尔)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作用的临床和机制研究 | 栗占国 | 公司及学会资助项目 |
2016 | 免疫抑制剂持续强化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栗占国 | 公司及学会资助项目 |
2016 | 真实世界中阿达木单抗对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栗占国 | 公司及学会资助项目 |
2016 | 解析CD4 T细胞miR-30a/30d及其靶基因SCOS3在关节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6 | 低剂量白介素-2调控CD4+T细胞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机制研究 | 张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6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CD4+CD161+ T细胞亚群的致病效应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 孙晓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6 | 调节性B10细胞致病性转变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胡凡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6 | Tyro3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类风湿关节炎单核/巨噬细胞调控机制中的研究 | 苏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6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风湿病联盟风湿性疾病中国北京社区控制方案研究 | 张学武 | 其它项目 |
2015 | 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治疗(滚动支持) | 栗占国 | 985经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2015 | CD4 T细胞miR-30a/30d靶向调控SOCS3在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 | 郭建萍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选择性调节CD4+T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机制研究 | 何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5 | 滤泡辅助T细胞前体细胞(pTfh)异常分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5 | 基于行为轨迹驱动的颗粒物精细化暴露研究 | 胡凡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 |
2014 | 羟氯喹联合柳氮磺吡啶替代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治疗已缓解的类风湿关节炎预防复发的作用及成本效果 | 栗占国 | 985经费 |
2014 |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免疫标志物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 刘栩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14 | Th17样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改变在类风湿关节炎致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孙晓麟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症规律与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 陈适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4 | 筛选鉴定调控狼疮关键通路的遗传及表观遗传因子 | 郭建萍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2014 | 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巨噬细胞极化调控中机制的研究 | 苏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IL-33在系统性硬化病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穆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微小RNA-200b调控CD4+T细胞的分化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机制研究 | 叶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类风湿关节炎中Th17-like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特点和免疫调节功能研究 | 孙晓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EB病毒膜抗原gp35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李英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高风险易感基因LILRA3参与关节炎症和骨破坏作用机制研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类风湿关节炎中miRNA-150通过调节Flt3/CD135参与B-1细胞增殖及活力异常调控的机制研究 | 刘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RA易感基因及早期诊断靶标研究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4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联合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 | 张学武 | 其它项目 |
2014 | 非尿酸危险因素在痛风发生以及发展中的作用 | 李春 | 其它项目 |
2014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临床研究员(栗占国)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3 | 复方雷公藤外敷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增效研究 | 苏茵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13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 何菁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13 |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3 | 糖基化修饰自身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徐传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 介导的促炎反应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 胡凡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LILR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杨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B细胞激活因子-BAFF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何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LILRA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杨月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13 | 新型B细胞亚群B10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 胡凡磊 | 其它项目 |
2012 | 早期预测 RA 患者对 TNF-α抑制剂治疗反应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 栗占国 | 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临床医院合作专项 |
2012 | 风湿病机制及免疫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阶梯计划项目 | 栗占国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
2012 |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分子机制 | 栗占国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1.1类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艾拉莫德片Ⅵ期临床试验 | 穆荣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12 | 免疫性炎症对慢性肾脏病进展和肾纤维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穆荣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2012 | 新型BAFF拮抗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治疗作用的研究 | 李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C型凝集素受体“MINCLE”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HLA-DR4结合性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 李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致炎性白细胞介素-3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李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类风湿关节炎新的特异性自身抗原的筛选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 | 刘燕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DKK-1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及骨破坏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张学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流感病毒血凝素(HA)变构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国) | 孙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类风湿关节炎新的特异性自身抗原的筛选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 | 刘燕鹰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12 |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通过TL1A导致骨破坏的分子机制研究 | 孙健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12 | 人乳头状瘤病毒抗原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 贾园 | 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 |
2012 | 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IC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联性及其分子机制 | 郭建萍 | 教育部留学回国启动基金 |
2012 | 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 | 苏茵 | 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
2011 | 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治疗 | 栗占国 | 985经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2011 | 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介导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机制研究 | 孙晓麟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DICR基因与ACPA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 郭建萍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TCR-β修饰肽对T细胞激活及实验性关节炎抑制作用的研究 | 苏茵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IL-33对类风湿关节炎中新型B细胞亚群的调控机制研究 | 穆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抗原表位及其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 | 安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Mer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苏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汉族和白种人群类风湿关节炎遗传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IL-17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潘思思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ICR)基因多态性与ACPA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 栗占国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11 | 类风湿性关节炎分子机制的联合研究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11 | IL-33对类风湿关节炎中B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 穆荣 | 其它项目 |
2010 | 干燥综合征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的建立 | 张学武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0 | RA易感基因及早期诊断靶标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2010 | RA干预新策略的研究 | 穆荣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2010 | TRA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功能的研究 | 孙晓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何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瓜氨酸化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IL-33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 穆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ICR)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联性及其分子机制 | 郭建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DKK-1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作用及以其为靶位点的治疗研究 | 李春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10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早期联合诊断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 张学武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2010 | 风湿免疫病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 栗占国 | 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重点项目 |
2009 |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类)-何菁 | 何菁 | 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旧) |
2009 | 干燥综合征新型抗原多肽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 何菁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Ⅱ型胶原变构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记安全性实验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2009 |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2009 | 类风湿关节炎易感基因拷贝数多态性(CNP)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基酶4基因(PADI4)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刘栩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人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拷贝数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中的作用研究 | 栗占国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08 |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治疗的研究 | 苏茵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8 | 微小RNA(miRNA)对实验性关节炎CD4阳性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 李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miR-146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 李茹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08 | HA变构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及安全性研究 | 栗占国 | 其它项目 |
2008 |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库及早期诊断体系的建立 | 栗占国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2007 | 栗占国-863-HLA-DRB1小干拢RNA(siRNA)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李茹 | 北京市科技新星A类(旧) |
2007 | T细胞疫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前试验 | 栗占国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2007 | HLA-DRB1特异性变构肽对T细胞活化及实验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 贾园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核小体多肽的免疫原性及其对狼疮鼠治疗机制的研究 | 苏茵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HLA-DRB1小干扰RNA(siRNA)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2006 | α-胞衬蛋白T细胞表位及其在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 何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高HLA-DRB1亲和力CII变构肽在实验性关节炎治疗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类风湿关节特异性抗原的筛选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 | 栗占国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
2005 | HLA-DRBI特异性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 栗占国 |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2004 | HLA-DRB1*0405变异型转基因对RAT细胞活化作用的研究 | 苏茵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HLA-DRβ1特异性抗原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分子机制的研究 | 栗占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800841-CⅡ修饰肽的细胞内表.......研究(栗占国)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753-栗占国自然基金(C11修饰肽表达)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775-北京市自然基金(栗占国)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468-修饰型II型胶原肽对HLA-DRAI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431-回国启动基金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717-栗占国北京科委基金拨款 | 栗占国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 |
800555-院内基金26 | 苏茵 | 科研项目-其他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