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消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探索党建创新引领模式,着力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2024年医院党委以科室文化建设为工作重点,以建设“尊老爱幼、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科室文化”为工作目标,开展系列科室文化建设活动。
2024年5月6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主任栗占国教授以“临床至上、人才为先”为主题,从“高定位、重策略、有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风湿免疫科学科发展及文化建设工作经验。
高定位:风湿免疫科坚持“一流的临床学科、优秀的临床医师”学科定位、“强临床、重学术、创氛围”发展理念。风湿免疫科由1978年成立的内科免疫实验室发展起来,并于1983年建科。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风湿免疫科已发展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及亚太(APLAR)风湿病卓越中心。目前全科有130余人的临床及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型人才。团队成员先后担任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以及国内专业学会的主席、主委和副主委,在临床、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均居国内前列,多项临床诊治技术及研究成果国际一流。
重策略:风湿免疫科坚持“临床至上”发展策略,夯实临床基础,驱动学科快速发展。学科专业团队践行“信心、耐心、个体化”门诊三要素和“强制度、重责任、不存疑”病房三原则,攻克疑难罕见疾病、重视临床思维和经验。基于强大的临床基础,在国际风湿病学术前沿取得多项“国际首次”研究成果。团队牵头了973计划、国自然重点项目等120余项国家级课题,以及30多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推出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eRA)分类标准、临床深度缓解标准(CliDR)和抗SRA抗体、抗α胞衬蛋白、膜DNA抗体等一系列诊断标志物;研发了低剂量白介素-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靶向治疗方法;研究和推出了RA治疗的持续强化治疗(PRINT)方案,被国际指南推荐,在国内外风湿免疫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有方法:风湿免疫科长期坚持“PI负责制”和“一人一题”制度方法,以临床为中心驱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文著作、科研项目全方位发展。科室重视资源共享和人才支撑,强调结合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机制提升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团队成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Immunity及Lancet Rheumatology等发表SCI论文510篇,30余人牵头承担了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人担任著作/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风湿免疫学科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研究上居国际前列。
在“临床为本、患者至上、目标高远、策略为先”的科室文化引领下,风湿免疫科从艰苦创业到蓬勃发展,从初期的一间实验室发展为当今国内实力最强的风湿免疫专科之一。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及文化建设经验为全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供稿 | 文明服务与文化建设办公室
摄影 | 师雨
编辑 | 师雨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