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消息

学术盛宴!中国医促会风湿免疫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华夏风湿免疫病学论坛在杭州开幕!


7月杭州,不仅有“人间天堂”般的自然的馈赠,更有“波澜壮阔”般的风湿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风湿免疫疾病领域的建设水平,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会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疾病学分会主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会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疾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华夏风湿免疫病学论坛”于2024年7月27日在杭州盛大开幕。

 

本次盛会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执行主席由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担任。同时邀请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陆前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明辉教授、香港屯门医院Chi Chiu Mok教授、德国柏林布赫,伊曼纽尔医院Wolfgang Schmidt教授等国内外风湿免疫领域顶尖、知名专家授课,会议内容精彩纷呈。

#·01

大会开幕式

会议在大会秘书长贾园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本次会议的东道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院长吕兆丰教授先后致辞。


吴华香教授致辞

吴华香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嘉宾莅临杭州参加本次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本次大会汇聚了与风湿免疫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不仅有聚焦临床实际问题,还有探寻疾病本质的科学研究,大会内容详实且务实。本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是国内风湿病领域学习和交流的良好平台,而且也是一个促进浙江风湿免疫疾病发展的重要契机。


栗占国教授致辞

栗占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坚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和精诚合作,本次会议的成功必将有力地提高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建设,为推动我国的风湿免疫疾病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栗占国教授致辞中还感谢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吕兆丰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亮点内容,希望大家在这次会议中增进交流、拓宽视野、学有所获。


吕兆丰教授致辞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吕兆丰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学会历年的工作表示认可。本届年会邀请了风湿免疫疾病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聚焦风湿免疫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诊疗规范。相信此次盛会将推动肿瘤学的进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融合与合作,加强转化研究,进而推动我国风湿免疫疾病防治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02

学术会议

PART 1

第一部分由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朱平教授主持。


香港屯门医院Chi Chiu Mok教授分享了《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最新治疗方针》。Chi Chiu Mok教授首先介绍了狼疮肾炎的标准更新,接着从SLE生活质量评估、SLE试验中的疾病活动性指数和疗效指标、SLE的疾病改变和SLE的生物靶向治疗。详细地为我们梳理了狼疮肾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方面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赵明辉教授针对《抗肾小球基底膜(GMB)病的诊治进展》作了精彩分享。赵明辉教授从GMB的发病机制入手,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其诊断、治疗方案以及合并症的处理,并展示了团队最新的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肾内科的视角为风湿免疫科的临床医生提供了全新的临床思路。


PART 2

第二部分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吉波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穆荣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苏茵教授分享了《从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解析PsA治疗》。苏茵教授首先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并介绍了银屑病作为一种典型的IMID其具有多个炎症通路激活,多系统器官受累的特点,最后向我们介绍了其治疗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邓国民教授《红斑狼疮自身抗体IgG在多组织器官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邓国民教授以研究者的视角为我们介绍了三个相关研究的研究思路,实验设计以及研究结论,最后通过这三个研究发现了IgG抗体具有导致组织器官损害和骨保护的双重作用,IgG/FcץRs信号通路是治疗红斑狼疮重要的治疗靶目标。


PART 3

第三部分由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黄烽教授主持。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芬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风湿免疫疾病治疗金标准优化方案》的主题授课,李教授带我们共同回顾了甲氨蝶呤这一经典的抗风湿药物,介绍道甲氨蝶呤可多通路的共同作用能够实现免疫抑制、抗炎,以及长期的治疗作用,历经七十余年风风雨雨,甲氨蝶呤仍能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稳居核心地位。


远道而来的Wolfgang Schmidt教授,任职于德国柏林布赫,伊曼纽尔医院,他为我们带来的授课讲题为《Controversy and Consesus on the Threatment of SpA》。他围绕SpA的命名、诊断标准、评估体系以及治疗方案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


PART 4

第四部分由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缪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李洋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靳洪涛教授主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鲁静教授分享了《中轴脊柱关节炎管理策略的思考与实践》。鲁静教授首先强调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和axSpA的定义,接着详细地介绍了中轴脊柱关节炎的治疗方案,并强调在预防性结合和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时有限使用IL-17A抑制剂,最后阐述了药物减量的可行性,持续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生物制剂逐渐减量。


吴华香教授的授课题目为《新型降尿酸药物治疗机制和应用前景》。她首先为我们介绍了痛风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靶点,接着分享了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URAT 1、SGLT 2抑制剂和尿酸酶抑制剂四种新型降尿酸药物所针对的靶点,并结合最新研究为我们分析了药物的有效性数据以及安全性数据。


在热点讨论环节中,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尔维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王友莲教授、四川省风湿治疗中心袁国华教授Wolfgang Schmidt教授等嘉宾就“脊柱关节炎在未来的探索方向”和“痛风的诊疗难点,未来是否可以成为可治愈性疾病?”两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现场观众亦参与其中,学术氛围浓厚,反响热烈。


PART 5

第五部分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念生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鸿斌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张晓教授分享了《免疫炎症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免疫炎症在CTD-IL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晓教授团队发现了SSc-ILD中AGA3+T细胞减少,并通过减少GF-β3分泌,影响成纤维细胞间质转化,加速肺纤维化发展;ATF3可望成为研发RA-ILD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洪申达教授为我们分享了《医疗时序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为一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洪教授为我们深入地介绍了人工智能中时序数据的定义、来源以及应用,并结合一个生动的例子为我们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地成为一名可以信赖的工具,AI替代不了医生,但是懂AI的医生会替代不懂AI的医生。


PART 6

第六部分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丁峰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李芹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戚务芳教授共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薛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独立炎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的缓解》专题演讲。强直性脊柱炎(AS)在抗风湿药物治疗后仍有可能有明显的临床疼痛,其机制可能与非炎症介导的神经性疼痛和可塑性疼痛相关,中枢神经敏化和外周敏化在非炎症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IL-17A具有影响外周和中枢疼痛敏化的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赵福涛教授分享了《干燥综合征多系统受累及超适应症药物治疗》。干燥综合征复杂多样,易多器官受累,目前仍采用经验性或借鉴类似病的治疗方式,超适应用药普遍存在。急需寻找更精准的诊断指标/方法,研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改善疾病情况。赵福涛教授最后分享了干燥综合征治疗未来新方向: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汤建平教授授课的题目为《pSS-PAH的临床特征与风险因素分析》。活动后气促、干咳等PAH相关症状是部分pSS患者的首发症状,部分pSS-PAH患者病程中会出现心包积液。年龄≥60岁,存在ILD和UA>357μmol/L,是pSS并发PAH的独立风险因素。汤建平教授在最后还指出在血流动力学无差异的基础上,pSS-PAH患者往往较IPAH患者合并更加严重的肺脏和心脏功能损害。


PART 7

第七部分由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志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程德教授、包头医学院王永福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的授课题目为《无所不在的自身免疫性:机制、靶点与策略》。祁海教授用浅显易懂的知识点引入,进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B细胞三联体、TFH细胞和TFR细胞处于稳态,为自身免疫提供线索。祁海教授最后还享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未来的一些探索方向。


 中国医学科学院陆前进教授以《皮肤生态与皮肤疾病》为题展开了授课。陆前进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皮肤病诊疗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困难,接着讲述了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最后介绍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和中国人皮肤微生物组计划。目前皮肤的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因素与皮肤疾病的关系,没有从皮肤生态的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林进教授分享了《风湿多肌痛研究进展》。林进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是同一疾病谱系的一部分可以统称为GCA-PMA谱系疾病(GPSD),并指出GPSD的管理特点是短期激素反应和疾病本身及其治疗相关的长期损害之间的矛盾,最后介绍道JAK抑制剂有助于激素的减停,帮助控制病情。

 


PART 8

第八部分由北京协和医院李永哲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朱小春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张风肖教授共同主持。


湖北恩施学院抗风湿土家药物研究所向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抗风湿土家族药物研究进展》。向阳教授以土家医药的历史沿革和医学特点为开篇,介绍了以复方独正杆接骨膏、复方竹节参片为代表的药方和以枫杨、三百棒为代表的土家单药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魏蔚教授的授课题目为《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真实世界研究前沿进展》。真实世界研究的结果对临床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JAKi治疗真实世界PA患者的疗效与TNFi相当,VTE、MACE和感染风险与TNFi相当,在中国人群的数据,JAKi抑制剂也同样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持久、整体安全性良好的特点。


在热点讨论环节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斌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铖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就“如何看待免疫介导炎症性疾病的异病同治?”“精准靶向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两个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见解。他们通过深入的讨论和激烈的讨论,不断激荡出新的学术火花。

#·03

高质量论文报告会

在高质量论文报告会环节,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2组讲者分享了他们在Science、JAMA、Nature、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Immunity等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涵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他们从研究者的视角为我们分享了研究的方法论和心得,值得青年医生借鉴和学习。


环节结束后,吴华香教授栗占国教授为高质量论文奖项获得者们颁奖。


#·04

闭幕式



闭幕环节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春教授主持。


在闭幕环节中,吴华香教授首先向我们分享了本次会议的几组数据:参会人数350人,有32个学术报告,70位专家带来了讲座或者主持,共设置了4个讨论环节,10位专家参与讨论。有12篇高质量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随后用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会议:

广:会议病种广泛,涵盖风湿免疫科几乎所有病种,涉及临床和基础层面,参与专家多样,包括国内外及AI专家。

:内容深入,涵盖前沿基础研究如抗GBM抗体、补体机制等,及深入临床研究如狼疮性肾炎等。

:内容新颖,结合专家实践经验和前沿研究,创新讨论形式,组织前沿研究及论文报告会。


最后,吴华香教授感谢了栗占国教授团队精心组织使得会议能够顺利召开;感谢了讲课、主持专家及参会同道,是他们赋予了这场学术活动的意义;感谢了厂家和志愿者以及媒体的支持,使得会议能够顺利落幕。

撰文:赖喜琳

主编:龚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