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消息
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第九批“组团式”援藏专家们的身影
出现在机场出口
等候的人群沸腾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洪楠带队,党院办、医务处、工会及队员所在科室及家人到机场迎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由麻醉科闫琦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王斌副主任医师、胸外科王少东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武广永副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邵苗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赵晓蕾主治医师、科研处丁元杰管理助理研究员组成。队员们于2023年7月来到西藏,接过前一批援藏医疗队的接力棒,开启为期一年的医疗帮扶西藏工作。2024年8月1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专家圆满完成一年医疗援藏任务凯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闫琦
让可视化诊疗体系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保障高危患者
复杂疑难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单日手术量及单月手术量创新记录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项
立项组援课题1项
吴阶平基金1项
院内课题1项
致力于打造可视化诊疗体系
在气道可视化、神经可视化、
呼吸循环功能可视化三个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
开创自治区多项首例
发布西藏第一批临床麻醉基本操作技能标准视频
援藏专家闫琦说——
一年的援藏工作充满了挑战和收获。高原虽环境艰苦,但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倍感温暖。我们不仅在医疗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上收获颇丰。人民医院的队伍是最团结的队伍,在这里队友们充分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的人民百年精神,为藏区同胞解决“大病”、“重病”难题。看到当地医生逐渐掌握新技术,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感到无比欣慰。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医疗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西藏的医疗发展,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斌
守好高原生命防线
全年诊治危重病人400余例
主持抢救全院危重病人近100例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
带领科室获得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年度医疗成果奖一等奖
开展3项新技术
完成西藏自治区首例
超声定位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
帮助受援科室申请科研项目2项、立项1项
带领当地医生投稿综述及中英文文章
引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系统规培课程30余节
带动西藏同道共同在线上参与规范化的学习
援藏专家王斌说——
援藏一年过得很快,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更多的东西留下来,其中有成功也有遗憾,但看到科室在医教研上的点滴进步仍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和高兴。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在这短短一年的工作中,不仅收获了事业上的进步,也交到了许多优秀的“扎西”和“卓玛”朋友,藏族同胞的淳朴和乐观深深打动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能再有机会服务于祖国西藏,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往!
王少东
让胸部微创技术在高原规范化开展
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
全年完成4级手术量194台
其中机器人手术32台
包括肺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
纵隔肿瘤切除等均为自治区首例
开展西藏自治区新技术11项
规范胸腔镜手术技术流程
开展胸外科教学查房
及规培生胸外科基础理论教学
立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组团式援藏项目1项
发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首篇SCI论著
指导当地医生发表文章
工作多次获《人民日报》报道
援藏专家王少东说——
这是充实且生动的一年,作为王俊院士团队的一员,让胸部微创技术在高原规范化开展,拓展全区胸外科领域技术水平的广度和精度,是援藏队员交出的最好答卷。我们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胸外科诊疗技术和设备,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教学等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医疗人才。一年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我们深知医疗援藏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坚信,在全体医疗援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与挑战,为这片高原上的民众带去更多的健康与福祉。
武广永
让显微血管减压术扎根高原
开展多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罕见病咬肌痉挛
实现质的突破
手把手带教当地医生
确保能把新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
力争把这项技术留在高原
积极推进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
大幅提高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的比例
大幅提升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比例
开展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工作
开创自治区多项首例
援藏专家武广永说——
西藏地域广阔,老百姓就医不容易,手术中17例患者来自西藏7个地市,他们有的需要开车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拉萨看病。路虽远,他们的信任却坚定,面对这份信任,我唯有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来报答。我相信,唯有想方设法将技术留在西藏,才能不辜负每一个朴实的患者,相比于我们得到的信任和包容,我们的付出值得。一年太短,一辈子很长,一年的援藏生活会激励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不负这段相遇。
邵苗
让健康在雪域高原绽放光芒
诊治门诊及住院患者千余例
抢救危重症及疑难患者数十例
传授免疫病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
重症狼疮等危重症疾病的救治经验
定期开展风湿免疫科理论授课、教学查房
并规范风湿科常见病的病例书写规范
主办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科年会
开展学术讲座
立项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组团式援藏项目
指导当地医生开展科研工作
援藏专家邵苗说——
弹指之间一年已过,多了一份对高原的不舍,舍不得这的蓝天白云雪山和碧水,舍不得藏族同胞的真挚和热情,舍不得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因为援藏,多了一份责任,理解了当地医疗的特殊性,深知援藏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因为援藏,多了几分收获,收获了藏族同胞的肯定、高原疾病的诊疗经验,也收获了一群并接作战的队友。新队员已接过接力棒,希望以后仍能为高原的医学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愿以后的援藏队员都能在高原上绽放光芒。
赵晓蕾
把技术留在高原,把科普撒向远方
首次为当地培养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团队
使当地年轻医生基本掌握该项技术
可以独挡一面
成功抢救消化道大出血多例
开展内镜规范化培训
利用猪胃实验动物模型训练内镜操作水平
成功抢救罕见疾病所致消化道大出血
并将病例发表在SCI杂志
推进消化科肝硬化、胃肠镜筛查等科普
多次录制医院官方短视频
首次录制消化科专业西藏特色科教片
为广大牧区藏族群众普及医学科普知识
援藏专家赵晓蕾说——
长期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们就像高原的格桑花,勇敢坚毅,但是也极具忍耐精神,大量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出现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大出血等阶段才首次就医,食道癌、胃癌高发,我们援藏医生有责任去帮助当地推进诊治窗口的前移,去提高内镜的普及率和规范化,去开展相关的科普工作,去提升内镜治疗的能力,降低死亡率,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去保护好这片土地上每一朵灿烂的格桑花。
丁元杰
创新管理助力科研教育发展
通过规范医院科研管理制度
提升医务人员科研能力水平
和推动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促进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制定和修订科研教育相关管理制度十余项
利用援藏资源持续开展科研能力提升课程
牵头建设区内医疗卫生机构
首套科研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医院科研经费数量
和住培学员考试通过率取得较大提升
援藏专家丁元杰说——
一年的援藏时间转瞬即逝,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的这段日子,有付出有收获。“人民人”和科室的关心关爱,援藏队员们的友爱互助,本地同事们的奋力协助,使我内心深受感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科教援藏事业的信心。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援藏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我相信在一批批援藏干部的赓续传承下,我们会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格桑花花开花落
一批批队员接力前行
现在
第十批援藏队员已经接过接力棒
继续在高原坚守奉献
用实际行动
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承诺
书写在圣洁的雪域高原!
供稿 | 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摄影 | 訾蕊
编辑 | 李杨乐、张贺
声明 |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号:rmyy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