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消息
文章选登:
从远古时期,类风湿关节炎就一直困扰着人类。从远古尸体中发现的典型病症到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成立,人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类风湿关节炎的起因不是细菌感染,而是关节里滑膜发炎,因此并不会传染,但其很难自愈的顽固特点,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的破坏。如不合理治疗,它很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关节畸形,最后残废。
获得法国凯撒电影奖多项提名的电影《雷诺阿(Renoir)》,讲述了一代印象派大师、法国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Renoir)的晚年生活。半生贫困的他,晚年更是饱受关节疼痛之苦。
为了能坚持作画,雷诺阿在已经变形的手上缠上了一圈又一圈地绷带。他虽受尽苦痛折磨,却选择把这份苦涩转化成缤纷愉悦的色彩,因此才为世人留下了一幅幅永不磨灭的动人光影。画家的艺术精神让无数人动容落泪,但其身患类风湿关节炎的这一事实却鲜有人知晓。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的自身免疫病,人类对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988年,Rothschild等人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发现了生活于公元前4500年的印第安人遗骨中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这表明该病可能由来已久。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一词由英国医生Garrod爵士首次提出,1922年,该命名被英国卫生部批准正式使用。1941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也采用了这一名词。此后类风湿关节炎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国的出现则要追溯到公元前5~3世纪《黄帝内经》中关于“痹症”的记载,在后来《伤寒论》《千金方》等历代医学典籍中也有关于该病的描述。经过不断总结和探索,中国医学关于痹证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至清末已渐趋成熟。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中医文献进行规范化的整理及进一步的研究论证,于上世纪90年代确定以“风湿病”代替之前的“痹症”“痹病”之名。
有趣的是,虽然医学上人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比较曲折,但在不少的艺术作品中却有着类风湿关节炎清楚的记录。早在1483年,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创作的年轻男子的肖像,其右手指关节就有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比利时画家雅各布•乔登斯(Jacob Jordaens)的作品《画家一家》(La-familia-del-pintor)中站立的侍女捧果篮的双手关节变形则更为典型。
艺术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勾画出类风湿关节炎这一孤老病种早期的容貌,为后世对该病的追溯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公元前380年,希波克拉底曾建议使用苦艾酒治疗风湿病。公元前500年,古埃及人和罗马人曾使用柳树皮治疗关节炎。现代研究发现,苦艾中含有类似大麻的成分,柳树皮中含有水杨酸甙,即阿司匹林的前体。
1897年,德国Bayer公司首次生产出阿司匹林,它迅速成为治疗关节炎的主要用药。20世纪上半叶,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炎止痛。下半叶,随着现代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抑制剂开始被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近20年来,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先后有多种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作为靶向治疗的新型药物用于RA的治疗。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的出现是的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大为改观,并由此引起治疗理念的改变。
现在强调早期治疗及个体化用药已成为RA治疗的共识。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另外,医生也要鼓励患者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得以恢复及维持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关节肿痛明显的急性期,应适当限制关节活动。一旦肿痛改善,应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进行功能活动。对无明显关节肿痛,但伴有可逆性关节活动受限者,应鼓励其进行正规的功能锻炼。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化到以人为核心的防治,这是医疗观的转变,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脉络相承接,并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从人本主义的角度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了福音。
历经六千多年的沧桑巨变,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仍然不能被根治,但临床缓解和控制已成为可能。“病痛会消失,美会永存。”《雷诺阿》中,画家依靠对美的信仰超越了疾病的苦难。作为新世纪的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做到的则是让病痛消失,让美丽和健康留驻人间!
(本文节选自“心路医路”系列图书《漫话风湿》,该书已出版。如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