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消息

BioArt特别报道丨论文发表,知向谁边——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CNS论文全景图
文丨BioArt编辑部
2022年的第一天已然来临,此刻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感受。不知不觉,BioArt伴随读者朋友们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共同见证了中国生命科学发展进入快车道蓬勃发展的岁月。
或许微信群的祝贺和朋友圈的传播似乎造成了一种假象,有人会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已经太多了,CNS好像随处可见,然而事情情况正是如此吗?高质量论文到底是变得更容易发表还是更难了?靠感觉得出的结论经常是不靠谱的,用真实客观的数据说话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过去4年,我们为了图方便只顾着统计CNS作为指针了,为表诚意,这次就增加一些干货,让读者朋友更清楚的一览中国生命科学高水平论文的呈现趋势。
还是要从CNS开始说起。2021年度,以国内科学家为主(国内学者为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或第一单位是国内研究单位)在CNS上发表的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116篇(个别论文统计口径可能存在一点误差,幅度±2),其中Science发表28篇(含新冠论文1篇),Nature发表53篇(含新冠论文2篇),Cell发表35篇(含新冠论文8篇),综述论文4篇(3篇Cell和1篇Nature)。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16-2020的统计数据(见下图,数字全部重新校正,幅度±3),分别是:2016年55篇(2016年度总结),2017年68篇(2017论文总结与清单),2018年100篇(2018中国生命科学CNS全景图),2019年110篇(2019中国生命科学CNS全景图),2020年150篇(2020中国生命科学CNS全景图)。

图片

如果扣除2020年和2021年新冠论文的数量,那么实际上2018到2021年的4年间的CNS总数在100和110之间浮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不考虑新冠相关论文的因素,国内生命科学CNS论文发表在经历了一波快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平台期。如果考虑到国内每年PI数量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在高校和部分知名大医院中,生物医学相关研究院的成立,犹如雨后春笋。还要考虑国家实验室体系,地方省级实验室体系,新成立的研究型大学的生命科学相关机构,譬如西湖大学生科院,短短三四年里已经入职至少64人。刚刚放榜的HWYQ虽说不如预期的名额多,但数量也是可观的,生命科学相关的占比大约在三分之一左右),仔细想想顶尖论文都是更不容易发表了。
再谈谈,结构生物学论文的占比情况。过去总有很多朋友非常关心结构生物学论文的占比情况,实际情况是近5年,结构生物学论文的占比总趋势是下降的(2016年结构论文占比38%,2020年是24.6%,2021年是25.8%),另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是,中国植物学领域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耀眼了(下图),科研实力世界第一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2021年国内古生物的表现也是非常抢眼的,那么综合计算下来,真正留给生物医学的文章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图片

再来说说同行公认的CNS大子刊层次的论文。CNS看上有点进入平台期,子刊看上去还是在快速增长的,从17本公认的CNS大子刊的数据来看,2017-2021的五年间,总发表数从130左右上升到270左右,基本上是翻了一番,可喜可贺 。但是,像Nat Med、Nat Genetics、Nat Immuno、NSMB、Cancer Cell、CSC、Mol Cell、Dev Cell、Neuron、Nat Neuro这些杂志基本上没什么增长,有的还在下降,例如Nat Med 2017年还发了10篇,到2021年反而下降到6篇了。高速增长的是技术方法类、代谢、转化医学杂志,NBTNat Methods合起来2017年一共发表6篇,到2021年度增长到34篇,Cell Metab从2017年的7篇上升到2021年的36篇,Sci Trans Med从2017年的8篇上升到2021年的31篇,也就是说过去5年130到270的增幅中,大量增长的论文是技术方法、代谢和转化医学,而基础生物医学研究肿瘤、免疫、神经、干细胞、分子细胞等维持在增幅不大的一个区间。很难想象,国内学者2014年在Cancer Cell就发表过14篇研究论文,2021年论文发表数反而降到8篇。
传统研究领域的论文不好发,大家从上面的数字也能感受到了。特别是,最近笔者注意到,无论是CNS还是其子刊,论文发表的临床化倾向非常显著,CNS发表纯临床论文已经比较常见了,子刊中特别是Nat Med基本上目前浏览下来就是临床杂志,几乎大部分都是很直接的临床试验数据(Ⅰ、Ⅱ、Ⅲ期临床),Cancer Cell、Cell Stem Cell、Cell Metabolism也专门有临床的版块,比重还有可能在增加,比较好玩的是看上去偏重于临床和医学的杂志反而在一直坚持主要发基础研究,比如JCI。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基础杂志临床化的倾向确实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又在制造论文发表焦虑了。其实不然,三本比较受认可的OA期刊Nature Comm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Cell Reports发表的国内生命科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从2017的210余篇猛增到2021年的近800篇,这些增量未来是否转移到本土期刊上呢,毕竟一篇将近5000美金的版面费还是太贵了一些,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本土杂志逐步得到同行更多的认可(例如在人才项目和基金项目的评审中客观对待),相信以后论文发表的焦虑是可以缓解一二的。另外,大子刊以上论文不容易发和科研人员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国产期刊正迎来属于自己最好的时代(Cell ResearchProtein & Cell这样的本土杂志还是太少了,尽管私底下同行还是各种诟病国产期刊),有人说国内期刊现在太多了,眼花缭乱,其实根本原因是过去太少了。广大的朝气蓬勃的中国生命科学届,有足够的空间未来能够支持更多本土高水平期刊的发展。

图片

 

其实这两年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闹的恐怕不是发文章,而且遍地开花的Biotech创投,微信圈的论文分享逐渐变少,XX教授融资千万级别上亿的新闻渐渐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意识到发文章写基金不是工作的全部了,开始充分运用课题组发现的疾病诊疗新技术、新靶点投身创新创业的大军中,,即便过去坚决不开公司的PI在新形势下也已经在创投圈颇有影响力了。教授创业赶上国内的大气候,恰逢其时,值得鼓励,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充分施展了拳脚,这将有力的推动国内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转型升级。生物专业研究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华山不止一条路,很多研究生或许也不像以前一心只为发表好文章,然后做博后,然后当PI了,因为博士毕业到BioTech就有不低的收入(一般30+起步),而且每年增长的幅度也是可观的,何必再去苦苦花费5+N年憋大文章,毕业顺利拿到学位想必是很大一部分研究生的想法。以上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也来越多的导师在抱怨学生不如以前好带了。另外,资本也在内卷,“me-too”到“first-in-class”再到“best-in-class”,引领还是跟随,都是难题。每当国外投资圈放出一个新兴领域重磅融资消息后,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课题组马上就会门庭若市(比如2021年5月,美国一家环状RNA初创公司融资1亿美金后,圈内的反应)。可能在消息出来之前,大家聊天的时候还在说这个不靠谱,不愿意投,消息一旦出来后就面临的是想投而不得。投资圈或许也要想想怎么开一代之风气。
有些话题聊着聊着就扯远了,回到当下,让我们共同沐浴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中,满怀信心的走向中国生命科学的春天。

 

最后,BioArt编辑部衷心祝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各位关心支持我们的朋友元旦快乐!让我们携手共创全球华人生命科学美好学术家园!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BioArt学术与艺术典藏版单向历》已到货,正在发往全国各地的朋友,数量有限,有需要敬请扫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原文链接”注册领取。

图片

图片

附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CNS列表

2021年Science
研究性文章28篇(含新冠1篇)
 
  1. Science背靠背 | 高福/施一等揭示靶向NS1的黄病毒广谱保护性抗体作用机制
  2. Science | 颜宁/闫创业合作解析固醇感受器分子机制
  3. Science | 植物如何响应土壤硬度?上海交大张大兵课题组与合作者阐明植物根系响应外界土壤硬度的机制
  4. Science | 王四宝研究组揭示疟疾媒介按蚊婚飞和求偶的奥秘——为研发蚊虫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5. Science | 施一公团队首次报道激活状态人源次要剪接体结构
  6. Qiao Jingxin., Li Yue-Shan., Zeng Rui., Liu Feng-Liang., Luo Rong-Hua., Huang Chong., Wang Yi-Fei., Zhang Jie., Quan Baoxue., Shen Chenjian., Mao Xin., Liu Xinlei., Sun Weining., Yang Wei., Ni Xincheng., Wang Kai., Xu Ling., Duan Zi-Lei., Zou Qing-Cui., Zhang Hai-Lin., Qu Wang., Long Yang-Hao-Peng., Li Ming-Hua., Yang Rui-Cheng., Liu Xiaolong., You Jing., Zhou Yangli., Yao Rui., Li Wen-Pei., Liu Jing-Ming., Chen Pei., Liu Yang., Lin Gui-Feng., Yang Xin., Zou Jun., Li Linli., Hu Yiguo., Lu Guang-Wen., Li Wei-Min., Wei Yu-Quan., Zheng Yong-Tang., Lei Jian., Yang Shengyong.(2021). SARS-CoV-2 M inhibitors with antiviral activity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Science, 371(6536), 1374-1378.(20210218,四川大学,杨胜勇、雷剑;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郑永唐)该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系列高活性的全新结构新冠病毒Mpro小分子抑制剂,并从分子、细胞和动物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这些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和抗病毒效果,从药代动力学性质和安全性等方面证实该系列化合物具有开发成抗SARS-CoV-2病毒药物的潜力。这也是首次公开报道的新冠Mpro抑制剂在SARS-CoV-2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数据

  7. Science 突破!| 周斌团队开发示踪新技术发现成体肝细胞的真正来源
  8. Liu Ming., Zhang Jinyi., Pinder Benjamin D., Liu Qingquan., Wang Dingyan., Yao Hao., Gao Yubo., Toker Aras., Gao Jimin., Peterson Alan., Qu Jia., Siminovitch Katherine A.(2021). WAVE2 suppresses mTOR activation to maintain T cell homeostasis and prevent autoimmunity. Science, 371(6536).(20210326,加拿大西奈山医院,Siminovitch Katherine A;温州医科大学,Qu Jia)这项发现确定了WAVE2在抑制T细胞活化和效应子分化中的关键作用。WAVE2对T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不是由T细胞受体介导的,而是由其对mTOR与RAPTOR和RICTOR结合的抑制作用介导的。因此,可以通过mTOR信号传导的药理抑制剂改善小鼠模型中的自身免疫表型。 

  9. Science丨田志刚团队等发现天然淋巴细胞的骨髓外发育新路径
  10. 专家点评Science丨新突破!徐彦辉团队全面揭示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工作机制
  11. Science突破!丨李超团队破解花粉和柱头相互识别的分子机理
  12. Science | 赵素文/张雁/赵惠民合作团队揭示Z-基因组生物合成通路
  13. 专家点评Science丨徐彦辉团队揭示完整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结构与功能
  14. Science亮点丨向华/李明团队揭示护卫CRISPR-Cas的全新毒素-抗毒素RNA系统
  15. Liu Yunzhe., Mattar Marcelo G., Behrens Timothy E J., Daw Nathaniel D., Dolan Raymond J.(2021). Experience replay is associated with efficient nonlocal learning. Science, 372(6544).(20210521,北京师范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柳昀哲)经验回放与有效的非局部学习相关。

  16. Science | “神奇动物在哪里”——施鹏/蒋学龙/刘振联合团队报道新的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哺乳动物猪尾鼠
  17. Science丨刘星团队等揭示耶尔森菌诱导细胞焦亡关键机制
  18. Science丨陈玲玲团队合作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结构和RNA聚合酶I转录的重要调控机制
  19. Science丨舒跃龙教授团队发表H7N9禽流感研究新成果
  20. Science | 欧光朔课题组揭示RNA编辑影响蛋白激酶活性的普适性机制
  21. Science | 殷平团队揭示线粒体外膜TOM转位酶复合体组装的分子机制
  22. Cai Tao., Sun Hongbing., Qiao Jing., Zhu Leilei., Zhang Fan., Zhang Jie., Tang Zijing., Wei Xinlei., Yang Jiangang., Yuan Qianqian., Wang Wangyin., Yang Xue., Chu Huanyu., Wang Qian., You Chun., Ma Hongwu., Sun Yuanxia., Li Yin., Li Can., Jiang Huifeng., Wang Qinhong., Ma Yanhe.(2021). Cell-free chemoenzymatic starch synthesis from carbon dioxide. Science, 373(6562), 1523-1527.(20210923,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

  23. 专家点评 | Science突破!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揭示光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
  24. Science | 杜嘉木/Steven Jacobsen/李思思合作团队解析小RNA的生物合成机制
  25. Jiang Suyu., Jardinaud Marie-Françoise., Gao Jinpeng., Pecrix Yann., Wen Jiangqi., Mysore Kirankumar., Xu Ping., Sanchez-Canizares Carmen., Ruan Yiting., Li Qiujiu., Zhu Meijun., Li Fuyu., Wang Ertao., Poole Phillip S., Gamas Pascal., Murray Jeremy D.(2021). NIN-like protein transcription factors regulate leghemoglobin genes in legume nodules. Science, 374(6567), 625-628.(20211028,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Jeremy Dale Murray)该研究首次发现转录因子NLP家族调控根瘤中豆血红蛋白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26. 专家点评Science | 王晓群/吴倩解析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
  27. 专家点评Science | 张泽民课题组与合作者发表泛癌症T细胞单细胞图谱
  28. Huang Kun., Wu Xiaoxian., Fang Chengli., Xu Zhougeng., Zhang Hongwei., Gao Jian., Zhou Chuanmiao., You Linlin., Gu Zhanxi., Mu Wenhui., Feng Yu., Wang Jiawei., Zhang Yu.(2021). Pol IV and RDR2: A two-RNA-polymerase machine that produces double-stranded RNA. Science, 374(6575).(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余研、王佳伟;浙江大学冯钰)该研究首次解析了植物Pol IV的结构,揭示了植物Pol IV-RDR2两种RNA聚合酶组装成的独特复合物构造,并提出了Pol IV-RDR2以底物内部传递的机制实现双链DNA为模板合成双链RNA。

2021年Nature
研究性文章53篇(含新冠2篇),综述1篇
 
  1. Nature | 孙金鹏/张岩/徐华强合作揭示黏附类受体GPR97感知糖皮质激素并激活Go的结构基础
  2. Nature | 储成才团队揭示水稻低氮适应性的遗传基础
  3. Nature | 中外科学家首次重建所有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图谱
  4. Wang Junyou., Wible John R., Guo Bin., Shelley Sarah L., Hu Han., Bi Shundong.(2021). A monotreme-like auditory apparatus in a Middle Jurassic haramiyidan. Nature, 590(7845), 279-283.(20210127,云南大学/宾州印第安那大学,毕顺东;云南大学/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John R. Wible)此项研究基于对哺乳动物中耳听小骨连接关系的新发现,提出叠覆型砧骨-锤骨关节是中耳听小骨与下颌脱离的关键一步,解决了哺乳动物中耳和听觉演化研究中存在已久的难题。

  5. Nature | 任兵/严健等团队系统探索基因组非编码位点与遗传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6. Nature | 复旦表观团队揭示METTL3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异染色质形成机制
  7. Nature亮点 | 祁海课题组报道高亲和力抗体筛选的新机制
  8. Nature | 王传超等应用古DNA解析东亚人群形成史
  9. Gu Zhongru., Pan Shengkai., Lin Zhenzhen., Hu Li., Dai Xiaoyang., Chang Jiang., Xue Yuanchao., Su Han., Long Juan., Sun Mengru., Ganusevich Sergey., Sokolov Vasiliy., Sokolov Aleksandr., Pokrovsky Ivan., Ji Fen., Bruford Michael W., Dixon Andrew., Zhan Xiangjiang.(2021). Climate-driven flyway changes and memory-based long-distance migration. Nature, 591(7849), 259-264.(2021030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自末次冰期以来,游隼的迁徙路线一直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还用证据表明,游隼的迁徙距离受到一个遗传因素的影响。

  10. Nature | 徐华强/张岩/蒋轶合作揭示神经递质5-羟色胺受体的药物作用和磷脂调节分子机制
  11. 郭红卫点评 | Nature突破!福建农林大学熊延团队揭示植物营养信号调控细胞生长的关键机制
  12. 专家点评Nature | 陈捷凯团队揭示m⁶A阅读蛋白YTHDC1通过沉默逆转录元件调控细胞命运
  13. Nature | 苏冰团队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Niche的损伤修复机制
  14. Nature背靠背 | 突破!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辛秀芳团队揭示植物两大类免疫通路协同作用的新机制
  15. Yuan Shuofeng., Yin Xin., Meng Xiangzhi., Chan Jasper Fuk-Woo., Ye Zi-Wei., Riva Laura., Pache Lars., Chan Chris Chun-Yiu., Lai Pok-Man., Chan Chris Chung-Sing., Poon Vincent Kwok-Man., Lee Andrew Chak-Yiu., Matsunaga Naoko., Pu Yuan., Yuen Chun-Kit., Cao Jianli., Liang Ronghui., Tang Kaiming., Sheng Li., Du Yushen., Xu Wan., Lau Chit-Ying., Sit Ko-Yung., Au Wing-Kuk., Wang Runming., Zhang Yu-Yuan., Tang Yan-Dong., Clausen Thomas Mandel., Pihl Jessica., Oh Juntaek., Sze Kong-Hung., Zhang Anna Jinxia., Chu Hin., Kok Kin-Hang., Wang Dong., Cai Xue-Hui., Esko Jeffrey D., Hung Ivan Fan-Ngai., Li Ronald Adolphus., Chen Honglin., Sun Hongzhe., Jin Dong-Yan., Sun Ren., Chanda Sumit K., Yuen Kwok-Yung.(2021). Clofazimine broadly inhibits coronaviruses including SARS-CoV-2. Nature, 593(7859), 418-423.(20210316,香港大学,袁国勇、Sun Ren;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Sumit K. Chanda)治疗麻风病的药物氨苯吩嗪(clofamizine)在人类细胞和仓鼠模型中可有效对抗新冠病毒感染,且与瑞德西韦具有协同作用。

  16. Nature背靠背 | 吴皓、柴继杰揭开炎症小体激活抑制之谜
  17. Nature | 生物钟与黎明现象——胰岛素敏感性的昼夜节律调节机制
  18. Nature|填补领域空白!武汉大学孙蒙祥团队发现植物受精新机制
  19. Mao Fangyuan., Zhang Chi., Liu Cunyu., Meng Jin.(2021). Fossoriality and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in two Cretaceous mammaliamorphs. Nature, 592(7855), 577-582.(20210407,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毛方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描述了中国东北部早白垩纪热河生物群发现的两个哺乳形类物种的化石,虽然这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它们都表现出掘穴的趋同演化特征,同时也是首次在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掘穴动物。

  20. Liu Yang., Makarova Kira S., Huang Wen-Cong., Wolf Yuri I., Nikolskaya Anastasia N., Zhang Xinxu., Cai Mingwei., Zhang Cui-Jing., Xu Wei., Luo Zhuhua., Cheng Lei., Koonin Eugene V., Li Meng.(2021). Expanded diversity of Asgard archae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ukaryotes. Nature, 593(7860), 553-557.(20210428,深圳大学,李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Eugene V. Koonin)揭示了阿斯加德古细菌的多样性及其与真核生物的关系。

  21. Nature | 张国捷团队组装狨猴二倍体基因组
  22. 专家点评Nature | 刘剑峰/张岩合作揭示GPCR二聚体偶联G蛋白的新模式
  23. Nature | 杜鹏课题组揭示胚层分化过程中的全局miRNA剂量控制机制
  24. Shi Gongle., Herrera Fabiany., Herendeen Patrick S., Clark Elizabeth G., Crane Peter R.(2021). Mesozoic cupul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angiosperm second integument. Nature, 594(7862), 223-226(2021052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史恭乐)从距今1.25亿年的中国泥炭中最新发现的几百份植物样本为有花植物(也称被子植物)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洞见。

  25. Nature背靠背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揭示C类GPCR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26. Nature背靠背 |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构揭示C类GPCR二聚化及功能调控机制
  27. Nature | 不路痴的秘密:夜行游鸟的小小指南针——隐花色素蛋白CRY4作为磁感应受体发挥作用的机制
  28. Nature | 吴建平团队解密精子活化开关CatSper通道体
  29. Nature | 山东大学Ralf Altmeyer组等报道小分子促进相分离抑制病毒复制
  30. 专家点评Nature封面论文丨覃文新团队等多方合作,发现仑伐替尼精准治疗肝癌的联合靶点
  31. Nature | 刘颖课题组报道SAR1B感知细胞内亮氨酸浓度调控mTORC1活性
  32. Nature | 竺淑佳/罗成合作揭示抗抑郁药氯胺酮的作用机
  33. Nature | 苏昭铭/张凯铭等首次揭示了3.1 Å全长四膜虫核酶冷冻电镜结构
  34. 4篇背靠背Nature | 吴晨/白凡/王建斌/黄岩谊/林东昕合作揭示人体正常组织体细胞突变规律
  35. Nature | 徐华强/蒋轶/张岩揭秘糖蛋白激素作用机制
  36. Nature | 赵岩/石云/张凯课题组合作揭示谷氨酸受体GluK2的调控机制
  37. 『BICCN专栏』Nature | 彭汉川/曾红葵等报道分子定义细胞类型中单个神经元的形态多样性
  38. Nature | 章新政/向烨合作揭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结合受体的分子机制
  39. Nature亮点 | 邵峰/刘小云团队揭示病原菌抑制宿主细胞焦亡的新机制——全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40. Zhang Zhiliang., Zhang Zhifei., Ma Junye., Taylor Paul D., Strotz Luke C., Jacquet Sarah M., Skovsted Christian B., Chen Feiyang., Han Jian., Brock Glenn A.(2021). Fossil evidence unveils an early Cambrian origin for Bryozoa. Nature, 599(7884), 251-255.(20211027,西北大学,Luke C. Strotz、张志飞、张纸亮)该研究宣告在陕南镇巴县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苔藓动物(苔藓虫)化石,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从奥陶纪前推到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将其起源向前推进了约5千万年。

  41. Zhang Fan., Ning Chao., Scott Ashley., Fu Qiaomei., Bjørn Rasmus., Li Wenying., Wei Dong., Wang Wenjun., Fan Linyuan., Abuduresule Idilisi., Hu Xingjun., Ruan Qiurong., Niyazi Alipujiang., Dong Guanghui., Cao Peng., Liu Feng., Dai Qingyan., Feng Xiaotian., Yang Ruowei., Tang Zihua., Ma Pengcheng., Li Chunxiang., Gao Shizhu., Xu Yang., Wu Sihao., Wen Shaoqing., Zhu Hong., Zhou Hui., Robbeets Martine., Kumar Vikas., Krause Johannes., Warinner Christina., Jeong Choongwon., Cui Yinqiu.(2021). The genomic origins of the Bronze Age Tarim Basin mummies. Nature, 599(7884), 256-261.(20211027,吉林大学,崔银秋;首尔国立大学,Jeong Choongwon;哈佛大学,Warinner Christina;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Krause Johannes、Ning Chao)研究团队对干尸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证实塔里木盆地发现的这些自然保存的青铜时代干尸属于一支遗传上独立的本地人群。

  42. Nautre背靠背 | 植物生长素领域突破!福建农林大学等揭示生长素“酸性生长假说”的机制
  43. Nature | 3,366份种质材料测序分析,绘制鹰嘴豆遗传变异图谱,助力鹰嘴豆育种
  44. 专家点评Nature | 孙金鹏/高宁团队合作揭示了痒觉感知的分子机制
  45. Nature | 泛素连接酶连续催化过程的结构机制—“化学捕获”策略成功用于动态酶学过程的Cryo-EM结构解析
  46. Nature | 尹芝南教授团队发现IL-27直接靶向脂肪细胞以促进产热而改善肥胖
  47. Nature | 陈雷组报道降糖药恩格列净抑制人源SGLT2-MAP17复合物的结构机制
  48. Nature | 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团队首次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物空间结构
  49. Nature | 陈婷组揭示成纤维细胞调控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机制
  50. Coelho Luis Pedro., Alves Renato., Del Río Álvaro Rodríguez., Myers Pernille Neve., Cantalapiedra Carlos P., Giner-Lamia Joaquín., Schmidt Thomas Sebastian., Mende Daniel R., Orakov Askarbek., Letunic Ivica., Hildebrand Falk., Van Rossum Thea., Forslund Sofia K., Khedkar Supriya., Maistrenko Oleksandr M., Pan Shaojun., Jia Longhao., Ferretti Pamela., Sunagawa Shinichi., Zhao Xing-Ming., Nielsen Henrik Bjørn., Huerta-Cepas Jaime., Bork Peer.(2021). Towards the biogeography of prokaryotic genes. Nature.(20211215,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Bork Peer、Huerta-Cepas Jaime;复旦大学/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Coelho Luis Pedro)基于全球微生物组(global microbiome)的概念,将地球上不同栖息地的微生物作为统一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1.3万个公开宏基因组样本进行挖掘,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全球微生物基因目录 (GMGC,Global Microbial Gene Catalog),为全球微生物组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研究同时发现,大多数基因具有栖息地特异性,跨越多栖息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和移动遗传元件。

  51. 专家点评Nature | 何祖华团队发现水稻广谱抗病的免疫代谢新机制
  52. Nature | 承磊/李猛等发现产甲烷古菌的碳代谢新途径
  53. 5篇Nature | 谢晓亮、何大一等评估奥密克戎对抗体和疫苗的抗性
2021年Cell
研究性文章35篇(含新冠8篇),综述3篇
 
  1. Cell丨郭天南/胡豫/夏家红/朱怡首次揭示新冠患者蛋白质分子病理全景图
  2. Cell | 谢晓亮团队多维度揭示出生后大脑发育特征
  3. Cell | 宿兵/李程/张世华团队合作构建灵长类迄今最高分辨率的大脑三维基因组图谱
  4. 特别推荐Cell丨突破!李家洋院士团队提出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新策略,开辟全新作物育种方向
  5. Cell | “新冠肺炎单细胞研究中国联盟”揭示新冠肺炎免疫学特征
  6. Cell | 张泽民/季加孚/步召德合作揭示多癌种内髓系细胞特征图谱
  7. 2篇Cell 破解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之谜——验证了达尔文提出的肺和鱼鳔是同源器官的假说
  8. 2篇Cell 破解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之谜——验证了达尔文提出的肺和鱼鳔是同源器官的假说
  9. Cell丨张强锋/王健伟/丁强课题组解析细胞内新冠病毒RNA结构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靶向宿主蛋白的重定位药物
  10. Cell | 徐华强/张诚/张岩合作揭示激活态多巴胺受体D1R和D2R配体选择性和G蛋白选择性的机理
  11. 专家点评Cell | 邵振华/于晓/张磊/杜洋/孙金鹏课题组合作揭示多巴胺受体DRD1的配体识别和别构调节机制
  12. Cell 亮点| 孔道春实验室突破性揭示 DNA 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
  13. Li Qianqian., Nie Jianhui., Wu Jiajing., Zhang Li., Ding Ruxia., Wang Haixin., Zhang Yue., Li Tao., Liu Shuo., Zhang Mengyi., Zhao Chenyan., Liu Huan., Nie Lingling., Qin Haiyang., Wang Meng., Lu Qiong., Li Xiaoyu., Liu Junkai., Liang Haoyu., Shi Yi., Shen Yuelei., Xie Liangzhi., Zhang Linqi., Qu Xiaowang., Xu Wenbo., Huang Weijin., Wang Youchun.(2021). SARS-CoV-2 501Y.V2 variants lack higher infectivity but do have immune escape. Cell, 184(9), 2362-2371.e9.(2021022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黄维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文波;南华大学,瞿小旺)利用假病毒技术,对新冠病毒变异株进行系统功能评价与监测。

  14. Yeung Man Lung., Teng Jade Lee Lee., Jia Lilong., Zhang Chaoyu., Huang Chengxi., Cai Jian-Piao., Zhou Runhong., Chan Kwok-Hung., Zhao Hanjun., Zhu Lin., Siu Kam-Leung., Fung Sin-Yee., Yung Susan., Chan Tak Mao., To Kelvin Kai-Wang., Chan Jasper Fuk-Woo., Cai Zongwei., Lau Susanna Kar Pui., Chen Zhiwei., Jin Dong-Yan., Woo Patrick Chiu Yat., Yuen Kwok-Yung.(2021). Soluble ACE2-mediated cell entry of SARS-CoV-2 via interaction with proteins related to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Cell, 184(8), 2212-2228.e12.(20210302,香港大学,Yuen Kwok-Yung、Woo Patrick Chiu Yat、Yeung Man Lung)首次发现可溶性人类受体ACE2介导的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现象。

  15. 谢道昕、钱前点评 | Cell封面!20年磨一剑,张友军团队揭示烟粉虱广泛寄主适应性的分子机制
  16. Cell突破 | 迈出人-猴嵌合体第一步!季维智/牛昱宇/谭韬/吴军等合作揭示异种细胞的嵌合能力
  17. Cell突破 | 朱永群/张兴合作揭示细菌鞭毛马达结构、组装与扭矩传输机制
  18. Cell突破!周俭民/陈宇航/何康敏/柴继杰合作揭示ZAR1抗病小体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19. Cell | 杜鹏课题组揭示通过抑制剪接体捕获和维持小鼠全能性干细胞
  20. 专家点评Cell | 饶子和/娄智勇/高岩合作阐明新冠病毒mRNA合成、基因组复制矫正和逃逸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分子机制
  21. Liu Kefang., Pan Xiaoqian., Li Linjie., Yu Feng., Zheng Anqi., Du Pei., Han Pengcheng., Meng Yumin., Zhang Yanfang., Wu Lili., Chen Qian., Song Chunli., Jia Yunfei., Niu Sheng., Lu Dan., Qiao Chengpeng., Chen Zhihai., Ma Dongli., Ma Xiaopeng., Tan Shuguang., Zhao Xin., Qi Jianxun., Gao George F., Wang Qihui.(2021). Binding and molecular basis of the bat coronavirus RaTG13 virus to ACE2 in humans and other species. Cell, 184(13), 3438-3451.e10.(2021052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奇慧、高福、齐建勋)表明RaTG13存在跨越种间屏障,感染其他动物的潜在风险,提示我们要持续对RaTG13等动物源性冠状病毒进行监测,预防新的冠状病毒引发疫情。

  22. Cell突破|戴琼海团队以前所未有的时空分辨率进行哺乳动物活体长时程观测
  23. Cell亮点 | 俞立团队发现一种全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Mitocytosis
  24. Cell | 付巧妹/张虎才合作团队解锁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25. Cell|李仕贵/钦鹏/梁承志合作团队揭示水稻基因组中的"隐藏"变异
  26. Zhou Hong., Ji Jingkai., Chen Xing., Bi Yuhai., Li Juan., Wang Qihui., Hu Tao., Song Hao., Zhao Runchu., Chen Yanhua., Cui Mingxue., Zhang Yanyan., Hughes Alice C., Holmes Edward C., Shi Weifeng.(2021).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at coronaviruses sheds light on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SARS-CoV-2 and related viruses. Cell,184(17),4380-4391.(20210609,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史卫峰;悉尼大学,Edward C. Holmes;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Alice Catherine Hughes)该研究描述了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从中国云南省一个小地理区域收集的 411 个蝙蝠样本的元转录组学研究。该研究确定了 24 个全长冠状病毒基因组,包括四个新型 SARS-CoV-2 相关和三个SARS-CoV 相关病毒。 

  27. Cell | 解密1.1万年以来东亚与东南亚交汇处人群的遗传历史
  28. 里程碑式突破!专家点评Cell丨黄三文团队“优薯计划”实现0到1突破 ——第一代通过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29. Cell | 认识犀牛的过去和未来——中外学者合作解析犀牛的演化历史
  30. Cell突破!历时15年,何祖华团队在植物免疫抑制与广谱抗病机理方面取得重大发现
  31. 专家点评 | Cell封面论文!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二涛团队在磷信号网络调控菌根共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32. Cell | 周大旺/陈兰芬团队揭示糖原累积与相分离驱动肝癌起始的重要机制
  33. Cell | 吴皓/朱书团队揭示相分离在肠道和肝脏NLRP6炎症小体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34. Cell | 何玉先/薛婧团队发现强效艾滋病治疗和预防药物,揭示病毒潜伏库和免疫控制机制
  35. Cell | 破解“中国松”基因密码!北京林业大学钮世辉课题组在森林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
综述4篇(3篇Cell,1篇Nature)
  1. Cell | 朱新广/朱健康受邀撰写作物从头驯化评论文章
  2. Cell | 姜世勃/陆路团队讨论抗新发病毒药物的开发策略
  3. Cell |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发表前沿综述:基因组编辑技术助力作物遗传改良和未来农业发展
  4. 1. Li Juan., Lai Shengjie., Gao F. George., Shi Weifeng.(2021). The emergence, genomic diversity and global spread of SARS-CoV-2. Natue. (20211208,山东大学,史卫峰)总结了新冠病毒的爆发、基因多样性和传播。

制版人:十一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所拥有。BioArt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