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消息

北大医学2022第十一期科研成果扫描(总四十二期)

编者按

北大医学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北大医学发展理念,践行大学临床医学+X战略,布局北大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平台,探索建设跨学部、跨学科交互融合、创新发展的学术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2018年3月起,北医官微开设了“科研成果扫描”栏目,为读者及时介绍北大医学最新科研成果。时至今日,本栏目将持续为您呈现,共同见证北大医学“双一流”建设成果!

详细内容

即刻呈现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Nature

《肠道菌群通过降解尼古丁,改善吸烟加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

 成果简介  

2022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发表有关肠道菌群与吸烟相关NASH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论文揭示了烟草摄入期间尼古丁在肠道累积,通过肠道—肝脏交互调控促进NASH的新型分子机制。团队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菌群对肠道尼古丁的降解作用,并揭示了其中的关键肠道共生菌—解木聚糖拟杆菌(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及新型尼古丁代谢酶NicX:解木聚糖拟杆菌通过NicX降解肠道尼古丁,有效缓解吸烟加重的NASH进程。该研究发现吸烟过程中尼古丁于肠道累积,阐明其对NASH的促进作用及分子机理,揭示肠道共生菌在尼古丁诱导的NASH发病中的关键保护作用,为吸烟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干预提供了新靶点与新策略。

 作者简介  

 

姜长涛  北京大学长聘教授、博雅特聘教授


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关注肠道微生态在其中的作用。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在包括Natur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六届北美华人糖尿病学会(CADA)青年科学家奖等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十余项基金,作为PI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作为大会主席,主办中国科协第29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代谢调控与靶标发现前沿会”、2021中国肠道大会,并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秘书长、北京生理学会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遗传》杂志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是一个打开血迷路屏障的全新靶点》

LDL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 (LRP1), a novel target 

for opening the blood-labyrinth barrier (BLB)

 成果简介  

2022年6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林坚研究员/陈龙副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了可以穿越血迷路屏障的靶点-LRP1,并针对LRP1 靶点发展了可以实现系统性穿越血迷路屏障的药物递送载体。血迷路屏障是人体内调控耳蜗血液和细胞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天然屏障,由于其限制作用,目前内耳疾病的诊疗多采用原位有创给药的方式。然而该方式不仅操作复杂,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本研究团队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了高通量筛选的策略,最终发现了血迷路屏障相关的受体LRP1和针对该受体的递送载体IETP2。本研究的发现将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工具基础,并有望为内耳相关疾病的无创诊疗提供全新的研究靶点和药物递送工具。

林坚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陈龙副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作者简介  

 

林坚  研究员  博导


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是中科院微生物所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主持多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重点研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Advanced Science

《扁桃体菌群来源的抗菌肽通过作用于IL-6

和IL-21受体发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Tonsillar microbiome-derived lantibiotics 

induce structural changes 

of IL-6 and IL-21 receptors and modulate host immunity

 成果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论文证明扁桃体菌群获得性多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扁桃体菌群抗菌肽salivaricin通过作用于白细胞介素(IL)-6和-21受体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机体共生菌群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扁桃体菌群可能与肠道菌群类似,其微生态失调引发局部免疫激活导致全身免疫反应。这是一项首次针对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扁桃体菌群的研究。作者使用宏基因组测序,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扁桃体菌群明显异常,抗菌肽Salivaricin的基因丰度明显减少,而且与外周血促炎免疫细胞如前体滤泡辅助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浆细胞的变化显著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证实扁桃体菌群抗菌肽salivaricin可特异性抑制Tfh细胞的分化和活化,而对Th1,Th17和Treg无明显影响。同时,研究人员利用体外Pull-down、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以及圆二色谱等技术,揭示了扁桃体菌群抗菌肽Salivaricin通过与IL-6和IL-21受体结合阻断IL-6/IL-21- JAK-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可预防和治疗实验性关节炎。由此,本研究发现了扁桃体菌群在免疫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唾液链球菌抗菌肽salivaricin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机体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作者简介  

 

栗占国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导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免疫中心主任,北京市风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吴杨奖和北大国华杰出学者奖获得者;担任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主任委员,是国际风湿病联盟(ILAR)和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 前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八届主委,Rheumatology Autoimmunity及《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及《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副主编。 栗占国教授长期在风湿免疫病临床一线,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研究,在Nature Medicine、Lancet Rheum及Scienc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8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何菁  教授  博导


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风湿免疫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茅以升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免疫学会青年委员,Clin Rheum青年副主编,Immunology副主编。

 

李静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助理研究员


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主为菌群及代谢分子在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主持科研项目3项,包括国自然青年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包括Science Advances 和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申请专利7项,已获批3项。

 

靳家扬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导师栗占国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师;近5年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6 篇;已获批专利3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主持2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Advanced Science

《血管壁基质几何形状调控平滑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收缩功能》

Geometric Constraints Regulate Energy Metabolism 

and Cellular Contractility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by Coordinating Mitochondrial DNA Methylation

 成果简介  

2022年9月14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的周菁研究员课题组发表了回答“血管平滑肌能量代谢和收缩功能如何被机械信号调控”的研究论文。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会受到组织中细胞几何形状的影响,而后者会受到组织微环境——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限制。细胞的几何形状在确定细胞功能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2D和3D的细胞几何形状限制模型研究线粒体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揭示了核机械感受蛋白-细胞溶质磷脂酶 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及其下游信号分子PI3K和 AKT1 在介导机械力诱导的DNA甲基转移酶1转位效应中的作用,证明了基质几何形状是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关键因素。

 作者简介  

 

周菁  研究员/长聘副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血管稳态维持和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发病的生物力学基础,作为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 Research、PNA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职务;获得了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Bioactive Materials

《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在内植物相关感染中

防止生物膜形成和促进骨形成》

Simvastatin-hydroxyapatite coatings prevent biofilm formation 

and improve bone formation in im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s

 成果简介  

2022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骨科宋纯理研究员团队发表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抗内植物相关感染疗效的最新研究。内植物相关感染是骨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内植物相关感染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一旦形成生物膜很容易产生抗生素耐药。他汀类化合物通过干扰脂质合成,破坏细菌的功能性膜结构域,进而发挥抗菌作用。课题组既往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促进血管新生、促进骨形成的能力,但辛伐他汀作为内植物涂层的抗菌作用和抗内植物相关感染的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全面地描述了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在内植物相关感染中防止生物膜形成和促进骨形成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成功地在钛合金内植物表明构建了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该涂层在体外能够抑制钛合金内植物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促进大鼠成骨源性干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在动物股骨内植物相关感染模型中的进一步验证,证实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有效防止内植物表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预防内植物相关感染的发生,同时显著促进了大鼠局部的骨形成。本研究揭示了辛伐他汀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抗菌、促成骨的多效性作用,为拓展他汀类化合物在内植物相关感染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潜力。

宋纯理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骨科博士研究生孙天童本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作者简介  

 

宋纯理,  研究员  博导


2002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大力支持下,进行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及骨骼退行性病变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基础学组组长。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多次在骨科领域顶级刊物JBMR、JBJS、JOR、Biomaterials、Biofabrication、Plos Medicine等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JAMA Surgery

《中央型肝癌新辅助调强放疗的Ⅱ期临床研究:

一项非随机对照试验》

Phase 2 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n Centrally Loc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成果简介  

2022年10月5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的王维虎教授团队发表了关于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手术治疗中央型肝癌的主要研究结果。研究表明,相比于单纯手术,术前新辅助调强放疗联合手术可以显著提高中央型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5年生存率从37.2%提高至69.1%,达到了与小肝癌根治手术相似的疗效,且未明显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该研究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虎教授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吴健雄教授团队精心合作的结果,是国际上首个针对中央型肝癌新辅助放疗的前瞻性Ⅱ期研究,研究为那些不能实施根治手术的肝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肝癌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简介  

 

王维虎  教授  博导


担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职务,主编《中国原发性肝细胞癌放射治疗指南》和《消化、头颈、胸部肿瘤放疗规范和靶区定义》,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肝癌放疗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肝癌放疗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副会长,北京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五届"人民名医"。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Genome Medicine

原发性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

Single-cell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s of primary 

an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umors

 成果简介  

2022年8月1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肿瘤中心付卫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汤富酬团队合作,发表了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及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系统地分析了结直肠癌在发展和转移过程中不同细胞类型和肿瘤亚克隆组成、基因表达、信号通路、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和体细胞突变的动态变化;发现结直肠癌高表达CEACAM6等基因、下调CA2等基因,同时在PPAR信号通路显著上调,SOX9+MKI67+双阳性癌细胞表现出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征,并利用结直肠癌类器官培养体系对其进行了体外功能验证;同时在单细胞水平证实同一个结直肠癌患者体内不同转移灶(淋巴结、肝转移灶等)的肿瘤细胞常常具有独立起源特征。该研究为理解结直肠癌的恶性肿瘤学行为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北医三院普通外科周鑫副研究员、王文东博士、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博士生汪睿、李静云、毛雨诺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高帅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付卫教授和汤富酬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以及北京大学生命仪器中心(成像平台)和北京大学高通量测序中心的支持。

 作者简介  

 

付卫  教授  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主管医疗);长期从事胃肠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急危重症救治及医院医疗管理工作,致力于微创技术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拓展和推进胃肠道肿瘤治疗的微创化和规范化。付卫教授开展深入学科交叉合作和系列临床转化研究,与汤富酬教授团队合作致力于前沿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肠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在Science、Cancer Cell、Gut等生物医学及消化领域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系列文章,主持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4项省部级科学基金。

 

周鑫  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副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为胃肠肿瘤的微创治疗和多学科协作诊疗,基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科学问题,积极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转化医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加X青年专项2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文章类型

Article

发表期刊

JAMA Network Open

《中国内蒙古儿童肿瘤诊断与医疗资源利用

与民族、性别和年龄的关联研究》

Association of Ethnicity, Sex, and Age With Cancer Diagnose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mong Childre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成果简介  

2022年9月12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副研究员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发表关于内蒙古儿童肿瘤疾病负担的人群差异研究成果。该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2013-2019年确诊肿瘤的0-14岁儿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患者的发病、患病和生存率差异,并分析儿童肿瘤患者的医疗资源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蒙古族儿童患者肿瘤患病率、发病率均高于汉族患者,但肿瘤治疗费用较低,在三级医院就诊的患者比例也更低。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民族差异背后体现的肿瘤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影响因素。这是首项报告儿童肿瘤的民族间差异的中国研究,补充了来自亚洲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肿瘤民族差异的流行病学证据。

 作者简介  

 

王胜锋  副研究员  博导


长期从事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挖掘利用工作,主要围绕慢性病(肿瘤为主)、药品安全性及有效性展开研究。在本领域,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8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重点攻关项目、总理基金项目分课题等研究基金。现担任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循证评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大数据分会常委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