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病知识

别让“蛀虫”腐蚀了健康——痛风

引子: 古今中外,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食山珍海味。殊不知,丰盛可口的食物均含高嘌呤,因此痛风频繁发生。而每每反复发作之时,关节痛如刀绞,人如发疯一般。如此疼痛,再耀眼的天才,再铁血的元帅,也不得不在痛风面前低下昂贵的头。

(一)来无影,去无踪的富贵病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也是遍布全球的世界疾病。过去痛风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多见,但近20年来在亚洲地区国家,尤其是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地增加,预计今后10年内,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性疾病。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痛风的调查防治及临床研究,远远不如糖尿病那样深入,从事痛风病防治的临床医生及研究人员屈指可数,对痛风这一古老疾病感到陌生者大有人在,这种局面令人感到焦虑不安。

(二)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像幽灵一样折磨了人类上千年,公元前五世纪世界各地即有关于痛风的记载。由于这种病是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形成的“富贵病”,又由于这是一种目前世界上很难根治的顽疾,所以,痛风被形象地称之为“王之疾病,疾病之王”。

痛风是一种神奇的疾病,因其没有预警征兆,发作时来得快,消散时也快,来去如风而得名。痛风也因发作时疼痛严重而得名,人们形容患者疼痛发作时连走路都有困难,甚至口风吹过都痛不堪言。

在我国,“痛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典藉里,因其疼痛来得快如一阵风,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称“痛痹”,明朝虞抟所著医学正传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世界其他地方亦有痛风疾病的古代纪录,如西元前2640年,埃及人的身上已经发现有痛风引至大拇趾关节病变。公元前5世纪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有关于痛风临床表现的记载,他称痛风为“不能步行的病”,并指出痛风是富者的关节炎,而风湿则是贫者的关节炎。在他的《格言》(Aphorisms)中,他对痛风下了以下的结论:“太监不会得到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到痛风,痛风的发炎在发生后40天内就会消退,痛风在春秋两季较常发生。”

西元三世纪,罗马医师盖伦首次描述痛风石(尿酸盐)。痛风英文字“gout”是约在西元12世纪由一位名为Randolphus of Bocking的修士提出的。这个字来源于拉丁文gutta,是一滴的意思,当时的观念认为痛风是体内毒素造成的Guta的意思就是一滴一滴的毒素进入关节导致发病13世纪时Guta衍生为Gout,而且一直使用至今。以当时中世纪的医学概念“四体液说”,痛风是被认为关节的部位多了恶毒液体。颇为有趣的一点是在历史上,患上痛风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向往的疾病,因为只有达官贵人,有权有势的上流社会人士才有机会患上痛风。此外,亦有认为痛风的发作是可预防瘫痪和中风等更严重的疾病。

(三)名人与痛风

痛风是最常见的因代谢紊乱导致的疾病之一,以欧美国家最为多见。在历史记载中,痛风多见于社会上层人士如达官贵人、白领阶层等,因此又称为“富贵病”“王之疾病”。从疾病史的记载来看,早在希腊和罗马时代,痛风即成为欧洲人典型的难治性疾病,尤其是追求美食的上流社会贵族们,很多人都患有痛风病。如果读书报时稍微留心一点就不难发现,古代的很多名人都患有这种病。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培根、达尔文、马丁·路德、牛顿、富兰克林、亚历山大大帝、诗人哥德,科学家伽利略等,都是痛风病患者,他们在为人类历史创造了巨大财富、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同时,也饱受痛风病的折磨,甚至有人因疾病的困扰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或社会的进程。

痛风的最早记载见于《圣经》,其中提到Asia皇帝在晚年患了痛风。但他肯定不是人类疾病史上第一个痛风患者。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及他的儿子菲利普二世由于饮食无拘、营养过剩,均是30岁之前就患上痛风病。查尔斯五世28岁时患痛风病,后半生受尽痛风的折磨,最终死于痛风性肾病。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登上皇位时就患痛风,65岁已被痛风病致残,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后因做手术死于严重感染。在法国和英国皇家的历史上,有多位帝王患有痛风,其中著名的麦狄西家族中有两位帝王因严重痛风不能执政或继位数年就死于痛风。以现代医学解释其原因,可能与生活环境和家族遗传有关。13世纪上叶的法国,在近半个世纪中,有十几位国王罹患痛风,如路易七世(Louis VII)和路易十四(Louis XIV)等。痛风同样肆虐于英王朝,据文献记载,英国政界许多举足轻重的人物,如Anne皇后(安妮·博林)、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国王乔治四世(George IV),著名政治家威廉·坦普尔等患有痛风。即使历史只有200余年的美国,也有帝王将相类人物罹患痛风,例如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深受痛风折磨,并认为是他将秋水仙碱介绍到美洲大陆。痛风没有放过宗教领袖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科学巨人同样罹患痛风,如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培根(Francis Bacon),牛顿(Sir Isaac Newton),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托马斯·西德纳姆(Thomas Sydenham),文人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歌德(Goethe)以及弥尔顿(Milton)等也患有痛风。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著名人物的命运。

亚历山大大帝,这位马上皇帝是马其顿第一帝国的年轻领袖,他去世时仅33岁,根据记载他死前得了一场大病,无法行走或骑马,目前历史学家们推测他患上了痛风,而且发作期仍然吃肉喝酒无度,导致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最后竟导致心脏出问题而死亡。

 

 参与美国独立宣言撰写工作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在他晚年痛风和肾结石折磨着他,推测他是由痛风引起的结石。

路易十四,这位让法兰西成为欧洲当时最强国家的路易十四活了77岁、执政54年,因为饮食不当患上了痛风,多年被疼痛困扰。 

拿破仑曾患痛风,和大多数痛风患者不一样的是,他按现在医学的说法应该属于继发性痛风。在第二次被关押期间,他居住的监狱(龙坞德庄园)墙壁用的是当时最好的油墙纸,由于岛上潮湿的气候导致大量的砷在环境中渗透,致使他慢性砷中毒,并由于肾功能不好患了继发性痛风。

我国古代一些名人也患有这种由风痹症引起的“足疾”,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令他无法走路和骑马领兵上阵。唐太宗时期的太子少师李纲、“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中唐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和文学家刘禹锡、清代书画家高凤翰等,痛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痛苦。卢照邻为风痹症所困,辞官归隐山中,因受不住疾病的折磨,竟投河而死。

历史上痛风的发病以豪门贵族,生活富裕者居多,所以它也素有“富贵病”之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痛风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一种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关于痛风是“帝王病”之说,现已成为历史。古代帝王将相过着酒席不断的富贵生活,所以痛风多肆虐于这一人群,而普通百姓以粗粮素食为主,极少患痛风病。后来由于欧美一些国家科学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富裕阶层扩大,除帝王将相外,政府职员、商贩、医生、律师、技术工人和牧师等人群的饮食成分也发生变化,富含嘌呤的蛋白明显增多,所以痛风很快在欧洲大地蔓延,成为常见病。在我国,1948年仅报告2例痛风病,至1958年国内也只有20多例报道。改革开放后,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肉食增多,酒类消耗数十倍增加,几年内成千上万的痛风患者先后被发现,这些事实说明痛风与饮食结构确实有很大关系。

(四)痛风的认识历史

1.中国历史记载

在我国,痛风之名,始于金元。在金元之前的《内经》、《金匮要略》等经典中,均无痛风病名的记载。元代名医朱丹溪最先明确提出“痛风”的病名。他在其所著《格致余论》中指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金元时期的另一名学者李东恒指出:“痛风者多属血虚,然后寒热得以侵之”。

中国很早就有痛风茶的记载,痛风茶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士族生活奢靡,酒池肉林,多有“足卒不能行”者,当时的人将茶叶加入车前子、女贞子、淡竹叶等多味药材一起捣碎后煮熟,用碗食之。唐代以后,古人逐渐将吃茶改为饮茶,中药材也不再放入茶中煮食,而是用茶汁熬煮中药,再饮用药汤。此时加入茶中用于治疗痛风的药材已达数十种。

元代以后,中医已经有痛风的明确定义,提出了汗浊凝滞的痛风病理。明代以后,痛风病理学更是提出了肥甘过度的准确病因分析。同时,痛风茶的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始药材煎熬后再提纯,取其精华与特定种类茶叶泡出的茶水进行混合,不但提高了效果,也改善了口感。民国期间,痛风茶作为中医的一个分支被引入西方,经过西方医学的现代化加工和高度提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我国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较为系统的病例研究报告。至于有关痛风的专著,则更少见。其中孟昭亨所著《痛风》是我国第一本有关痛风的基础与临床专业书,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进入二十一世纪,痛风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最新研制上市并热销的“欣古灵茶”,它通过高科技纳米技术,主材中的有效成份被进一步分离,效用大大增强。而且采用了严格控制剂量的袋泡方式,可以不必担心用药量的问题,不再需要专业人士指导,按照产品说明直接饮用,大大方便了痛风患者。

2.西方历史记载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也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虽然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病例记载,但人类对痛风的彻底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千年历程。痛风一词是拉西文tophus(复数为tophi)的音译形式,其含意是“筋瘤”、“结节肿块”等,实际上就是指痛风结节之意。痛风的英文是gout,其含意是“沉积”,表示尿酸沉积在关节及皮下而引起关节炎及痛风石之意。和人类对其他事物的认识过程一样,最初人类对痛风的认识难免与神鬼相联。关于“痛风女神”的记载纯粹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传说。人类对痛风的客观认识可能源于发现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显著有别于其他关节疾病。早在痛风盛行于古罗马时,人们曾认为痛风是铅中毒所致。

人类对痛风的探索源远流长,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对该病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有关痛风的最早论述当见于《希波克拉底全集》,著者即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Hippocrates指出痛风是由于一种体液(humous)过多,侵袭关节而造成的疾病。他在书中引用了“风湿”(rheuma)一词,意指液体在体内“流动”,最后沉积于关节而导致发病,这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的“体液论”。痛风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与“性事(venery)”相关,这引出了一个长期被广泛认同的观点——“痛风是大自然对性事放纵者的惩罚”。但他不能解释为何到了老年性功能衰退后痛风发病率反而增加这一事实。他强调痛风患者应节食、戒酒、禁欲,这是防治痛风发作的“三要素”。Gelen继Hippocrates之后对痛风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Galen还首先详细描述了“痛风石(Tophus)”的临床特征与危害。

1l世纪人类用Guta一词来表示痛风,Guta是拉丁文,为一滴之意。当时的观念认为痛风是体内毒素造成,Guta的意思就是一滴一滴的毒素进入关节造成疾病。大约1270年,开始出现gout一词,而且一直使用至今。该词源自拉丁词汇guta,意思是“点滴”或“凝结”,这表明那时人们仍认为痛风是有毒的体液物质“滴”入关节中而造成的——这就是Hippocrates, Galen等的观点,这一观点延续了近2000年。在此之前,医学界对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几乎近于停滞。

18世纪以后,人类对痛风的认识进入了崭新的阶段。1684年,安东尼·列文虎克首先描述了痛风石内尿酸钠结晶的显微镜外观。此后瑞典医药学家Carl Scheele在1776年证实了痛风患者的尿结石中含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有机酸,从此揭开了尿酸与痛风发病之间关系的序幕。1797年,英国化学家William从痛风石(Tophus)中分离出了大量的尿酸,随后法国化学家Antoine Fourcroy在1798年发现该物质也是正常尿液中的成分故取名为尿酸。

在尿酸与痛风的相关性研究方面,英国Alfred Garrod医师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他1847年第一个测出了血液中有尿酸的存在,同时他分析了痛风患者的血清,发现血尿酸浓度在痛风或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明显较健康人高。因此,Alfred假定痛风可能是由于肾脏排泄功能减弱或者尿酸形成增加所致。大约在1850年前后,Alfred根据上述现象,通过对痛风患者血液的反复化学分离分析,确定了痛风患者的血液中尿酸浓度异常增高,他于1855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痛风的专著。1876年Alfred又提出急性痛风是由于尿酸钠沉淀于关节或其邻近组织所致。1899年德国Freudweiler证实注射尿酸钠结晶会引起急性关节炎,证实了Alfred的假说。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关于尿酸代谢的机制研究进入了崭新的阶段,1907年德国Emil Fischer提出嘌呤的完整代谢途径,1929年Thannhauser提出尿酸的排泄理论,1949年Benedict和Sorenson用放射性物质研究体内尿酸的产生与排泄量及每日周转量。

1950年后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人们可以精确地测定血尿酸值,并使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被多形核白细胞吞噬的尿酸钠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MSU)以确定诊断。这些发现为秋水仙碱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利的证据。60年代Lesch和Nyhan首次发现了黄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完全缺乏的患者从幼儿期开始,就会因过量的尿酸导致痛风及肾结石,患者常因感染或肾功能衰竭而早逝。上述发现被命名为雷-奈综合征,它揭示了痛风和瞟呤代谢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苷转移酶(HGPRT)的关系。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痛风与基因突变或基因丢失有关,此后许多与痛风关节炎或高尿酸血症相关的基因被陆续发现。

(五)痛风的治疗史

痛风是历史悠久的疾病,古代人们并不知道痛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尝试用禁欲、针刺、放血、冲凉水或泻剂来治疗,当然不会有显著的效果。那时候西方人认为痛风是魔鬼咬住了脚。

在痛风的治疗史中,秋水仙碱最为引人瞩目,早在古希腊时代的医师可能就已经知道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秋水仙的的萃取物可用于治疗痛风的记载最先出现于Padanius Dioscorides公元一世纪所著的De Materia Medica。但一般认为详细介绍秋水仙碱能治疗痛风的是5世纪的Alexander,他是一名痛风患者,但不是医生,他经别人介绍自服秋水仙碱治疗关节炎发作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明显的副作用使他不敢再使用秋水仙碱。直到13世纪,秋水仙碱得以提纯,从而在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时所需剂量明显减少,毒性作用显著减轻,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独特作用才受到重视。秋水仙素(英语Colchicine)是最初萃取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种子球茎的一种植物碱。秋水仙素最先由两位法国化学家PS·波列特J·卡文顿1820年提取出来。此物质之后经研究,为三环类的生物碱,而它在痛风治疗上的止痛及消炎效果则与其跟微管蛋白结合的能力有关。

近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和较为全面的认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人们首先认识到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消炎痛可以明显缓解痛风关节炎带来的剧烈疼痛;使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地用于急性痛风关节炎的防治。在降尿酸药物方面,1950年,Talbott等发现丙磺舒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并首先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并不理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此后,又发现苯磺唑酮具有更强的促尿酸排泄作用。1963年,Hitch-ings和Elion研究抗癌药时发现“别嘌呤醇”具有降低血和尿中尿酸的作用,是有力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同年,Run-dles等率先应用别嘌呤醇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获得一定效果。1970年以前就已有学者研究苯溴马隆的降尿酸作用,该药应用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更广泛研究则在1975年以后。另外,现代痛风治疗还强调了饮食结构的调整、碱化尿液以促进尿酸排泄等治疗手段。近几年来一种新型的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应用于临床,它的高效和安全性得到了普遍认可。

痛风这种古老又神秘的疾病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折磨着一代代的精英,看着一个个被疾病扭曲的面容,它每每面露狰狞。值得欣慰的是,现代人的智慧已逐渐揭开痛风的神秘面纱,层出不穷的新药已经让昔日可怕的恶魔无处可藏,人们目前看到了彻底降伏痛风的曙光。

(本章作者:张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