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 图文组件

  风湿病知识

风湿病基础知识

风湿病基础知识

 

1.风湿病与“风湿”有什么不同?
2.风湿病包括哪些疾病?
3.风湿病与自身免疫病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风湿病?
5.免疫和自身免疫的概念是什么?
6.免疫系统包括哪些?
7.何谓抗原和自身抗体?
8.T、B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9.什么是“抗原受体”?
10.何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11.体液免疫应答是怎样发生的?
12.细胞免疫应答过程是什么?
13.什么是补体系统?
14.什么是炎症反应,炎症介质有哪些?
15.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哪些?
16.变态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7.免疫复合物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是什么?
18.什么是“免疫球蛋白”,有哪些生物学意义?
19.什么叫单克隆抗体?
20.血沉增快有什么意义?
21.什么是抗“O”,抗“O”增高有什么意义?
22.C-反应蛋白是什么?
23.什么叫自身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24.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25.什么叫抗核抗体(ANA)?
26.抗核抗体(ANA)如何分类?
27.抗DNA抗体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28.抗着丝点抗体的意义是什么?
29.什么是抗ENA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3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31.什么叫抗磷脂抗体?
32.正常关节液是怎样组成的?
33.怎样判断关节液是炎性的还是非炎性的?
34.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液有何特点?
35.关节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有哪些?
36.关节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有哪些?
37.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病理改变有何临床意义?

 

 

 

1.风湿病与“风湿”有什么不同
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学科。现代含义的风湿病早已不是仅仅建立在症状学基础上的概念了,人类的免疫系统不仅可以为我们消灭外界入侵的病原体,有时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病痛,许多风湿病就是这样造成的。免疫学不仅为许多风湿病说明了发病机制,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诊断和治疗风湿病的有效手段。
“rheuma”(风湿)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一世纪,在希波克拉底的所谓希波克拉底全集中已有此词。此词原有流动含义,被认为来自黏液,只是泛指部位不定的疼痛,同时也反应了当时流行的体液论。到了Sydenham 时代(1642 ~ 1689年),这个词的含义仍比较局限,主要指关节和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西医传入中国后,从症状相似的角度,“rheumatism”一词被译为“风湿病”。金匮要略中便有“风湿相搏,骨节痛烦,掣痛不利屈伸”等语。由此可见,中医的风湿概念,不论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和现代医学的风湿概念不相同,不可混淆。

(返回顶部)

2.风湿病包括哪些疾病
美国风湿学学会对关节炎和风湿性疾病的命名和分类(1993)(Arthritis, Rheum 26: 1029 ~ 1032, 1993)
 

    疾    病                      

一、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1、IgM类风湿因子阳性

2、IgM类风湿因子阴性 

(二)幼年关节炎

1、系统起病型

2、多关节起病型

(1)IgM类风湿因子阳性型

         (2)IgM类风湿因子阴性型

               3、少关节起病型

(1)    与葡萄膜炎、抗核抗体关联

(2)    与HLA-B27关联

(3)    IgM类风湿因子阳性

             (三)红斑狼疮

                1、盘状红斑狼疮

2、系统性红斑狼疮

3、药物相关红斑狼疮

(四)   硬皮病

1、局限型

(1)硬斑症

(2)线状硬皮病

2、系统性硬化症

(1)弥漫性硬皮病

(2)    CREST综合征

3、  化学品(药物)引起

(五)   弥漫性筋膜炎,有或无嗜酸粒细胞血症

(六)   多肌炎

1、多发性肌炎

2、皮肌炎

3、与癌相关的多肌炎或皮肌炎

4、儿童多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关联

(七)   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血管病

1、结节性多动脉炎

2、过敏性肉芽肿病(即Churg-Strauss综合征)

3、超敏血管炎

(1)血清病

a抗原已知

b抗原不知

(2)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3)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a与乙型肝炎病毒关联

   b与乙型肝炎病毒无关

(4)癌相关

(5)低补体血症

4、  肉芽肿性性血管炎

(1)韦格纳肉芽肿

(2)巨细胞(或颞)动脉炎伴有或无风湿性多肌痛

(3)高安(Takayasu)动脉炎

5、  川崎(Kawasaki)病(即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包括幼儿多动脉炎

6、  贝赫切特(Behcet)综合征(又称白塞综合征) 

(八)   干燥综合征

1、原发性

2、继发性(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并存)

(九)   重叠综合征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其他

(十)   其他

1、风湿性多肌痛

2、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

3、复发性多软骨炎

4、淋巴瘤样肉芽肿

5、结节红斑

二、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

(一)强直性脊柱炎

(二)Reiter综合征

(三)银屑病关节炎

1、主要影响远端指间关节

2、少关节型

3、多关节型

4、残毁型关节炎

5、脊柱炎

(四)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1、周围关节炎

2、脊柱炎

三、骨性关节炎(即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

(一)原发性

1、周围性

2、脊柱性

(二)   继发性

1、先天性或发育性缺陷

2、代谢性疾病

3、外伤

4、其他关节病

四、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

    (一)直接性

1、细菌性

       (1)革兰阳性球菌  

                (2)革兰阴性球菌

        (3)革兰阴性杆菌

2、病毒性

3、真菌性

4、寄生虫性

5、可疑感染病原   

(二)反应性

1、细菌性

       (1)急性风湿热

       (2)亚急性心内膜炎

       (3)肠道短路手术

       (4)痢疾后

       (5)其他感染后(如脑膜炎球菌)

2、病毒性

3、免疫后

4、其他病原体

五、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

(一)结晶引起疾病

1、单钠尿酸盐(痛风)

        (1)遗传性高血尿酸症

          a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

          b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活性增加

          c与其他疾病相关联(如廉状细胞贫血)

          d原因不明性

        (2)获得性高血尿酸症

          a药物引起

          b铅性痛风

          c由于肾功能不全

2、双水焦磷酸盐钙(假性痛风、软骨硬化症)

(1) 家族性

(2) 与代谢性疾病关联(如甲旁亢)

(3) 原因不明性

3、碱性磷酸盐钙(如羟磷灰石)

(二)   其他生物化学异常

1、淀粉样变性

        (1)免疫细胞不调(原发性)AL蛋白

        (2)反应系统性(继发性)AA蛋白

        (3)其他

2、血友病

3、其他先天性代谢异常

(1) 结缔组织病

  a马凡(Marfan)综合征

  b埃勒斯-当洛(Ehlers-Danlos)综合征

  c弹性假黄体瘤

  d高胱氨酸尿

  e成骨不全

  f低血磷酸脂酶

  g尿黑酸氧化酶缺乏(如尿黑酸尿、褐黄病)

  h黏多糖病(如Hurler-Hunter综合征)

(2) 高脂血症

(3) 血红蛋白病

(4) 糖脂甘酶缺乏(如高雪病)

(5) 乳糖酶缺乏(如Fabry病)

(6) 酸酰基硝氨酸酶缺乏

4、内分泌病

(1) 糖尿病

(2) 肢端肥大症 

(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5) 甲状腺功能减低

5、免疫缺陷病

(1)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如Bruton综合征)

(2) IgA缺乏

(3) 补体缺乏

(4) 腺苷脱氨酶缺乏

(5) 嘌呤核苷酸的缺乏

(三)   遗传疾病

1、家族性地中海热

2、先天性多发关节弯曲症

3、过度活动综合征

4、进行性骨化性肌炎

六、肿瘤

(一)原发性

1、良性(如腱鞘囊肿、骨软骨瘤)

2、恶性(如滑膜肉瘤、血管肉瘤)

(二)   继发性

1、白血病

2、多发性骨髓瘤

3、转移性恶性肿瘤

七、神经血管疾病

(一)神经病变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

(二)挤压综合征

1、外周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

2、神经根病

3、椎管狭窄

(三)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四)   红斑性肢痛症

(五)   雷诺现象或病

八、骨及软骨疾病

(一)骨质疏松

1、弥漫性

2、局限性

(二)   骨软化

(三)增生性骨关节病

(四)特发性弥漫性骨肥厚(如Forestier病)

(五)Paget病(畸形性骨炎)

(六)骨溶解或软骨溶解

(七)缺血性坏死(骨坏死)

1、解剖性骨软骨炎

2、与其他疾病关联(如酒精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3、Gaisson病

4、骺炎(如Osgoed Schlatter综合征)

5、原因不明

(八)   肋软骨炎(如tietze综合征)

(九)   致密性髂骨骨炎、耻骨炎或局限性骨炎

(十)   先天性髋发育不良

(十一)           髌骨软化

(十二)           生物机械或解剖异常

1、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2、足旋前

3、腿长差异

4、膝内翻/外翻

5、弓形足或扁平足

九、关节外疾病

(一)关节旁疾病

1、滑膜炎(如三角肌下滑囊炎)

2、肌腱病(如De Quervain肌腱炎)

3、附着点炎(如上踝炎)

4、囊肿(如Baker囊肿)

(二)   椎间盘病

(三)   特发性腰痛

(四)   其他疼痛综合征

1、周身性(如纤维肌痛综合征)

2、精神性风湿症

3、局部痛综合征

a、      面部并有颞颌关节功能失调

b、      颈痛

c、      斜颈

d、      锁臂痛

e、      尾骨痛

f、       耻骨痛

十、其他有关节表现的疾病

(一)复发性风湿病(palindromic rheumatism)

(二)间歇性关节积水

(三)药物相关的风湿性综合征

(四)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多症

(五)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六)肉瘤

(七)维生素C缺乏

(八)胰腺病

(九)慢性活动性肝炎

(十)骨骼肌肉创伤

1、肌肉损伤

2、游离体

 

 (返回顶部)

3.风湿病与自身免疫病有什么关系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是指免疫系统对机体自身成分表现出超常免疫反应而导致对自身组织损害的病理过程。这是一个既涉及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又涉及许多人类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重要课题。
抗原进入机体后通过对免疫活性细胞进行克隆选择(clonal selection)而诱生相应抗体,能识别自身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已被杀灭清除,这些细胞称“禁忌细胞株(forbidden clone)”。这使机体在成年后无自身免疫应答,即处于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只有在异常情况下,由于体细胞基因突变等原因,体内产生了“禁忌”自身反应的细胞株,从而导致自身免疫耐受的崩溃,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自身免疫虽见于正常生理情况,但当其质和量表现异常,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导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靶抗原使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时,就形成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 患者血液中可测得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与自身组织成分起反应的致敏淋巴细胞。
(2)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于靶抗原所在的组织细胞,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和功能障碍,换句话说,患者组织器官损伤的范围取决于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自身抗原分布格局。
(3)在动物实验中可复制出相似的动物模型,并能通过患者的血清或淋巴细胞使疾病被动转移。
(4)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
(5)除一些病因明了的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随原发疾病的治愈而消退外,多数病因尚不明的自身免疫病常呈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
(6)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遗传倾向。
多数风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侵犯皮肤、肌肉、关节、内脏及伴有自身免疫异常。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及血管炎。(返回顶部)

 
4.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它的进展与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eases)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及免疫系统等的一组疾病,其发病原因可以是感染性的(如莱姆病、淋球菌关节炎等)、免疫性的(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代谢性的(如痛风、假性痛风等)、退行性的(如骨性关节炎等)或遗传性的(如黏多糖病、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等等。
由于风湿性疾病很多都是慢性、反复发作、甚至致残的疾病,所以国外在描述风湿性疾病时称之为五“D”,即死亡(death)、残疾(desability)、痛苦(discomfort)、经济损失(dollar cost)、药物中毒(drug toxicity),其危害可想而知。(返回顶部)

5.免疫和自身免疫的概念是什么
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此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这些维持机体稳定性的反应,通常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是有害的。所以免疫的现代概念可以概括地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即机体区分自身~异己的功能。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泛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自身免疫反应并不一定导致自身免疫病,只有当自身免疫反应强度过高或持续较久,损伤了自身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时,才称为自身免疫病。(返回顶部)

 

6.免疫系统包括哪些
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应答与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器官(如胸腺、骨髓)、免疫细胞(如各类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肥大细胞、粒细胞、红细胞等)和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等)。(返回顶部)

 

7.何谓抗原和自身抗体
抗原是指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独特的抗原受体特异结合,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原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多可刺激机体产生出免疫应答产物(如抗体),并能与其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抗原的前一种性状称为免疫原性(immunogenecity),后一种性状称为免疫反应原性(immunoreactivity),兼备这两种性状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本身无免疫原性,但能和已经产生出的抗体相反应的抗原,称为半抗原(hapten)。半抗原与高分子物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出针对该半抗原的抗体。
自身抗体是针对自身器官、细胞及其内外抗原成分的免疫球蛋白,其中抗细胞内外成分的抗体,主要见于多种风湿病,尤其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更为多见。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主要有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如抗核抗体)和抗细胞浆成分的抗体(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细胞膜成分的抗体主要有对不同磷脂成分的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针对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有抗红细胞Rh抗体及针对人类白细胞抗原的抗体;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凝血因子等。(返回顶部)


8.T、B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它们的最初来源是相同的,都来自造血组织。在胚胎早期,来源于卵黄囊和肝脏的造血干细胞。在胚胎晚期及出生后,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或叫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有很大的分化潜力,能分化为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也叫做未定型的免疫活性细胞,是具有潜在免疫能力的干细胞;它们分别经过胸腺,腔上囊(鸟类)或骨髓(哺乳类)而分化成为T淋巴细胞或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T为胸腺(thymus)的缩写,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一般认为,在个体发育早期,淋巴干细胞中的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素的影响下增殖分化。他们先在胸腺皮质内分裂繁殖,每3~5天更新一次,约95%的细胞(幼稚型细胞)在皮质内死亡。只有5%的细胞继续分化繁殖,并向皮质深层移动,约1%成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成熟型细胞),出现免疫活性。它们更新慢,寿命长,可达数月至数年,甚至终生。这些T细胞穿过髓质毛细血管后静脉管壁,经血流分布到淋巴结的深皮质区和脾脏中央动脉周围的胸腺依赖区(T细胞区)。当受抗原刺激后,T细胞即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分化为致敏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B为囊 (bursa) 的缩写。淋巴干细胞中的前B细胞在腔上囊内受“囊激素”的作用,即分化成为B淋巴细胞。在人类及哺乳类动物,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骨髓(bone marrow),缩写也为B。B细胞定居于淋巴结皮质区的淋巴小结和髓索,以及脾脏白髓的淋巴小结、脾索等胸腺非依赖区(B细胞区)。当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参与体液免疫。B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内因子参与免疫调节。(返回顶部)

9.什么是“抗原受体”
一般认为,T、B淋巴细胞能够接受抗原的刺激,是因为在它们的表面具有一种与抗原决定簇构型相对应(互补)的结构,这种结构叫“抗原受体”。 抗原受体具有特异性,所以T、B细胞均属于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B细胞的抗原受体就是镶嵌在脂质双层中的膜结构蛋白,叫做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每个淋巴细胞克隆,只具有识别某一抗原决定簇的受体,每个淋巴细胞也只能产生某一种特异性抗体,这也是单克隆抗体只针对某一种抗原决定簇反应的基础。体内有千万种淋巴细胞克隆,所以机体能对各种不同的抗原性异物进行识别,从而发生免疫应答。
T细胞的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与CD3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表面。在识别靶细胞过程中还有赖于非特异性的其他表面分子辅助,这些分子主要包括CD4、CD8、MHCI、MHCII类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即CD54)、LFA-2(CD2)和 LFA-3(CD58)。TCR的多肽链是异质的,根据抗原结构和编码基因不同,已发现有和四种多肽链,据其组成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即CR和CR。大多数TCR是CR,其中CD4+CR T细胞可识别非己MHCII类抗原(同种异体抗原)或自身MHCII类抗原与外来抗原复合物。CR识别外来抗原必须经过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的加工处理,在外来抗原与APC表面MHC抗原结合成复合物才能被Th细胞识别。少数TCR由链组成,对CR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清楚。(返回顶部)

10.何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人们在进行组织移植的研究中发现,移植物能否存活是由供者与受者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决定的。如两者的抗原特异性相同,则移植物易于存活,若不相同则被排斥。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组织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多种动物均具有复杂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统称为组织相容性系统。其中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应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 MHS),编码MHS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s, MHC)。MHC是指某一染色体(人体位于第6对染色体)上的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它们编码的抗原决定着机体组织相容性,与免疫应答和某一调节有关。
人类的MHC称为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HLA是由HLA基因复合体所编码的产物。HLA作为基因研究时,代表一组密切连锁的基因群,称为HLA基因复合体,简称HLA复合体;若作为抗原研究时,则指由这群基因复合体所编码的抗原称为HLA系统,简称HLA。
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一般认为具有某种特定空间构型的MHC分子是外源或自身抗原的载体。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多肽与MHC分子结合形成的多肽-MHC分子复合物,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免疫病。(返回顶部)

 

11.体液免疫应答是怎样发生的
体液免疫应答即主要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绝大多数是由TD细胞(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引起的。它的应答过程可分成3个阶段。
(1)感应阶段 抗原被接受细胞捕获、吞噬、消化,然后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转运到它的表面,以利于将有效的抗原决定簇传递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少数情况下,在巨噬细胞表面可保留未经改变的抗原。在抗原传递过程中,细胞之间受MHC的制约(MHC限制性)。抗原特异性T细胞具有识别抗原和识别自身MHCII类抗原的受体,当二者均相对应时,才能接受巨噬细胞传递的抗原而被活化。
(2)增殖和分化阶段 T辅助细胞(TH)通过识别自身MHCII类抗原和抗原决定簇,被诱导后细胞表面表达IL-1受体,可接受IL-1 的作用而活化。并分泌IL-2,B细胞生长因子和B细胞分化因子。后两种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之成熟、增殖和分化成浆细胞。
TH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中,虽识别同一抗原分子,但TH细胞识别其载体部分(载体决定簇),B细胞识别其半抗原部分(半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在两种细胞之间起了“搭桥”的作用。TH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同样受MHC制约。
(3)效应阶段 多数增殖、分化的B细胞最后成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时,直接发挥效应,如中和毒素的毒性作用,阻止病毒被宿主易感细胞的吸附,还可通过补体系统、吞噬细胞或K细胞的参与而间接发挥效应。
部分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不向浆细胞分化,而在中途变成记忆性B细胞。当再次受到同样抗原刺激时,记忆性B细胞可以较快地产生出更多的抗体,并在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返回顶部)

 

12.细胞免疫应答过程是什么
细胞免疫应答即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可以发生在:对细胞内寄生病原体的抗感染作用、迟发型超敏反应、抗肿瘤免疫、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某些自身免疫病等。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也人为分为3个阶段。
(1)感应阶段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基本与B细胞介导者相同。
(2)增殖与分化阶段 受抗原(抗原和MHC II类分子的复合物)和IL-1诱导而活化的TH细胞合成和分泌IL-2,同时也表达IL-2受体。IL-2与IL-2受体结合,使TH细胞达到完全活化,开始大量增殖,最终导致激活相应的TD细胞和TC细胞(细胞毒T细胞),进入效应阶段。与此同时,部分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性T细胞。
(3)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的特征是出现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和/或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在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上述两种效应形式是分别由不同亚群的T细胞体现的。
① TD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 抗原再次进入已经致敏的机体(体内已存在有特异性TD细胞)经24 ~ 48小时,可出现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这是由于抗原与TD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TD细胞被激活而释放出多种可溶性化学介质淋巴因子所造成的。已发现的淋巴因子有50余种,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转移因子、皮肤反应因子、干扰素等。D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在机体抗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的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② TC细胞参与的细胞毒作用 体内的TC前体细胞以非活性状态存在。当其抗原受体与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等)上的特异性抗原结合后,可在细胞膜上表达出IL-2受体,后者与TH细胞分泌的IL-2结合后,TC前体细胞即分化为具有杀伤活性的TC细胞。TC细胞识别靶细胞受MHC I类抗原制约,即它只识别和杀伤有自身MHC I类抗原的靶细胞。攻击靶细胞后的TC仍完整无损,即将裂解的靶细胞脱落后,又可攻击其他相应的靶细胞。一个TC细胞在数小时内可杀伤数十个靶细胞。(返回顶部)

13.什么是补体系统
补体(complement, C )是人与动物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与免疫有关、并具有酶活性的一组血清蛋白质或与膜结合的蛋白质。其活性不甚稳定,加热56℃ 30分钟即被灭活。补体约占血清蛋白总量的10%。其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并不随机体特异性免疫建立的增强而增多。补体系统是由13个固有成分(C1q, C1r, C1s, C4, C2, C3, B因子,D因子,C5, C6, C7, C8及C9)、10余个调节蛋白(I因子,C1q受体,C1抑制剂,C4结合蛋白,蛋白S,H因子,补体1型受体,补体2型受体,衰变加速因子,膜辅蛋白,备解素,肾炎因子,血清羧肽酶B,S蛋白)及10余个补体受体等近40个成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多种补体裂解分段。已知的补体系统可介导多种炎症过程,包括抗体的杀菌活性。这些蛋白以级连形式触发,按顺序相互作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吸引白细胞、增强吞噬功能、固定细胞于炎症部位、攻击细胞膜,最后导致细胞渗透性溶解及死亡。补体系统激活有两种途径:经典途径亦称传统途径是从C1q开始活化直至C9,按一定程序依次激活;另一条途径是替代途径亦称旁路途径是从C3开始依次激活。通常在有与细胞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时,补体成分被依次活化,最终引起细胞膜的不可逆变化,使细胞溶解。补体活化过程中还产生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片段如过敏毒素、调理素等,参与多种免疫功能。所以,补体作为辅助抗体效应功能分子,一方面参与对抗感染的防御机制;另一方面又是免疫病理过程中引起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介导物。(返回顶部)

14.什么是炎症反应,炎症介质有哪些
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引起损害而产生的一种基本病理过程,也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时病理变化有变质、渗出和增生,局部症状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有发热和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以上变化和症状的出现与炎症时体内神经、体液和组织因素的改变有关,特别与炎症化学介质和炎症细胞有关。
按照炎症介质的来源、化学结构和致炎作用,炎症介质有如下三种。
(1)按来源分类 炎症介质来自白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等组织细胞的称为组织源性或细胞源性炎症介质,属于这类的有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溶酶体成分和淋巴因子等;炎症介质来自血浆成分,主要来自血浆内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四系统的活化产物,称为血浆源性炎症介质,属于这类的有纤维蛋白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缓激肽和活化的补体成分等。
(2)按化学结构分类 按不同的化学结构,炎症介质分为如下五类:① 血管活性胺类,包括组胺、5-羟色胺;② 血管活性肽类,包括缓激肽、纤维蛋白肽;③酶类,包括组织蛋白酶和血浆蛋白酶如补体成分;④ 蛋白类,包括淋巴因子等;⑤ 酸性脂类,包括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
(3)按作用分类 根据不同的致炎作用,炎症介质分为如下三类:① 血管通透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等;② 化学趋化性介质,如活化的补体成分、纤维蛋白肽等;③ 组织损伤性介质,如溶酶体酶和淋巴毒素等。由于有的炎症介质具有多种作用,所以此种分类不常用。(返回顶部)

15.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意义有哪些
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遇病原体后,首先并迅速起防卫作用的,称为固有性免疫应答。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有皮肤、黏膜的物理阻挡作用及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的化学作用;有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抗菌分子,如补体。固有免疫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另一种是适应性免疫应答,其执行者是T及B淋巴细胞。T及B细胞识别病原体成分后被活化,活化后并不即刻表现防卫功能,而是竟争性免疫应答过程,约4-5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对已被识别的病原体施加杀伤清除作用。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继固有性免疫应答之后发挥效应的,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在防卫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免疫系统对抗原不适当的应答,即过高或过低的应答,或对自身组织抗原的应答,均会导致免疫病理过程,发展为免疫性疾病。按发病机制不同,免疫性疾病分为三大类:超敏反应病、免疫缺陷病及自身免疫病。
(1) 超敏反应病 由抗原特异应答的效应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反应过程,导致疾病。按发作时间及机制不同,分为:a、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抗体介导的,发作快,如荨麻疹、哮喘及过敏性休克。b、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发作慢,见于结核病、接触性皮炎等。
(2) 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的先天性缺陷及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均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及肿瘤。先天性免疫缺陷,可因缺陷发生部位不同致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如发生在淋巴干细胞阶段,致T及B细胞严重缺失,形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如发生在B细胞的组细胞阶段,则B细胞不能分化发育为成熟B细胞,不能生成抗体,称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后天继发的常发于慢性感染、放射线照射及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之后,如爱滋病。
(3) 自身免疫病 在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而致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返回顶部)

16.变态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968年Gell 和Coombs两人根据免疫损伤机制的不同将变态反应分为四种类型:
I型(IgE介导型):由吸附在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和相应抗原结合引起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反应过程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主要病变部位是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因此临床上常表现为荨麻疹(皮肤)、哮喘、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及过敏性休克。
II型(抗体介导的细胞毒型):靶细胞表面抗原或半抗原与靶细胞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IgG/IgM/IgA),再遇相同靶细胞抗原或吸附于细胞膜上的半抗原,激活补体使细胞溶解。最常累及的是红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其次为粒细胞/血小板,如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司导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非细胞性抗原在血循环中和抗体(IgG/IgM)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或基底膜引起补体活化,吸引中性粒细胞聚集并释放溶酶体,造成复合物沉积部位的血管炎症和组织损伤。病变以水肿、细胞浸润、出血坏死为主。急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即属此类。
IV型(细胞反应型或迟发型):此型不同于前三型,与抗体无关。它是致敏淋巴细胞(TD)与相应抗原结合后释放各种淋巴因子(转移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细胞毒T细胞(TC)也可直接杀伤靶细胞,造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以及细胞变性坏死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这型反应发生迟缓,一般在再次接触抗原12~24小时后才出现反应,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如接触性皮炎多属此型。(返回顶部)


17.免疫复合物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是什么
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即抗原-抗体复合物。人体内存在两种形式的免疫复合物:一为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另一为沉积于组织中的免疫复合物。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也称循环免疫复合物,大部分能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迅速吞噬清除,只有极少量在一定时间后经肾小球滤过。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命运”与各自的分子大小有关,当抗体过剩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大,且为不溶性,易被吞噬清除;而当抗原过剩时则形成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被排出体外;当抗原略多于抗体时,形成的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则易沉积于体内。血管外组织中形成并存在的免疫复合物不能被很快清除,而且有可能在局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免疫复合物的致病作用: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后,可通过激活补体及趋化中性粒白细胞,导致其中多种蛋白水解酶和碱性活性多肽物质游离至组织周围,使邻近组织损伤;此外血小板表面有IgG1、IgG2、IgG3、及IgG4、的FC受体,嗜碱性白细胞具有C3a、C5a受体,这些细胞均可与补体结合释放出血管活性胺类物质(组胺、5-羟色胺等)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免疫复合物还可间接或直接通过补体系统激活凝血因子,使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局部缺血及出血。
遍及全身的毛细血管尤其是担负滤过功能的肾小球首当其冲,更容易遭受这种损伤。这是由于肾小球能对血循环中的物质选择性的阻留和滤过。这型变态反应发生损伤的部位常常就是免疫复合物沉积的部位。例如链球菌感染后形成的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会发生肾小球肾炎。沉积在关节滑膜囊周围的毛细血管壁上,会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等等。
已经证明,多种人类疾病与免疫复合物有关,如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各种细菌、病毒、克雷白杆菌、支原体、EB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免疫异常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白塞病、韦格纳肉芽肿、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贫血等)。因此,如能准确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不但有助于这些疾病的诊断,而且对评价疗效及预测疾病的发展均有一定意义。(返回顶部)


18.什么是“免疫球蛋白”,有哪些生物学意义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在免疫血清的电泳分析中,大部分抗体活性存在球蛋白内,故这类蛋白质过去称为球蛋白。
生物学意义: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80%。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IgM是由5个7S单体通过J链连接而成的5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人工免疫或感染病原体后IgM先于IgG产生。IgM不能通过胎盘但可以从母乳中获得。IgA是黏膜、黏膜分泌物与血液中抗体成分之一,有单体、双体和少量三体三种形式,在血清中主要是单体,称血清型IgA;在体腔外分泌液中的IgA主要为双体或三体,称分泌型IgA。分泌型IgA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分泌物中。IgE在血清中含量很少,但它在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gE通过其独特的FC片段与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结合,当某些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与结合在细胞上相应的IgE结合后,就可使这些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多种活性物质,导致一系列过敏症状。正常人血清中IgD含量极微,结构不稳定,易被血清中的纤溶酶降解,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存在IgD和IgM,未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只有IgM而无IgD,因此,一般认为,IgD可能与B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关。(返回顶部)


19.什么叫单克隆抗体
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之意,成年人全身约有2×1012个淋巴细胞,T细胞和B细胞大约各占一半,B细胞又细分为约1×107种,每种即为一个克隆。同一克隆的B细胞结构既相似又有区别,功能上略有差异。一种抗原决定簇能特异激活一个或一个以上克隆的B细胞,并使其产生相应抗体。每一克隆B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组成均一,只与同一种抗原决定簇反应,因此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其优点是:①是同一类或亚类免疫球蛋白,化学组成均一;②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强;③亲合性高;④含抗体量高;相当于多克隆抗体含量的50100倍;⑤不含或很少含无关Ig;⑥无批间差异;⑦可大批生产等。McAb的缺点是不易形成免疫沉淀线,做免疫沉淀检验时需加多克隆的第二抗体或替代物。
利用单克隆抗体代替多克隆抗体作血清学诊断可显著提高其特异性。(返回顶部)

 
20.血沉增快有什么意义
血沉的意义,其意义如下:
(1)生理性增快:血沉随年龄及性别而改变,一般女性高于男性。粗略估计血沉的正常上限:男性为其年龄除以2,而女性则为其年龄加10后除以2。
(2)病理性增快:血沉做为急性时相指标之一,出现在C-反应蛋白等应激反应蛋白之后,大多数结缔组织病关节炎活动期都有可能出现血沉增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多肌/皮肌炎、风湿热大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结节病、脂膜炎等,其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和高球蛋白血症所致,当病情缓解后往往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返回顶部)


21.什么是抗“O”,抗“O”增高有什么意义
链球菌溶血素“O”系由链球菌A产生的两种溶血性外毒素之一,机体感染链球菌后,产生的抗体,即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简称抗“O”,测其浓度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监测疗效。多数人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与地理位置及年龄有关;临床症状有发热及关节痛时,通常需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超过200U/ml为链球菌感染的标志,此滴度可持续4~6周。(返回顶部)


22.C-反应蛋白是什么

1930年Tillet和Trancis首次在一种能与肺炎球菌丙种多糖体发生类似但又非抗原抗体反应的蛋白质,称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大量研究证明C-反应蛋白属于糖蛋白,存在于许多哺乳动物体内,在低等动物中分离到的C-反应蛋白为六个亚基的聚集体,排列成正六角形;而较高等动物的C-反应蛋白为正五角形(即5个亚基的聚集体)。人C-反应蛋白为分子量11-13KD的正五角蛋白,与配体结合时需有Ca2+参加,可与其结合的配体种类很多,有糖类(肺炎球菌C多糖)、磷脂酰胆碱和多聚阳离子。正五角蛋白可与补体系统相互作用,调节补体激活,C-反应蛋白即可与C1q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并可与多种淋巴细胞结合,说明C-反应蛋白参与免疫系统有关的机体防卫。人C-反应蛋白受白介素-6诱导,在肝脏生物合成并表达,具有独特的性质,即最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受到临床广泛关注与应用。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含量甚微(0.068~8.2mg/L),但在感染、炎性疾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组织坏死等情况下,几小时内迅速升高,24~78h可急剧上升到高峰,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百倍甚至千倍。病变消退或缓解后,C-反应蛋白又可迅速下降直至正常。C-反应蛋白上升的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情和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C-反应蛋白对鉴别感染与非感染性发热、判断组织损伤程度及鉴别炎性疾病的活动与非活动均有重要意义。(返回顶部)

23.什么叫自身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是指能与机体正常组织成分或改变了的组织成分起反应的抗体。自身抗体的存在并不都提示有疾病,如5%左右正常人群中类风湿因子阳性,老年人群可能由于多种外来抗原的长期刺激类风湿因子阳性者比一般人高。自身抗体可以是器官特异性的,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抗精子抗体等;也可以是非器官特异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抗核抗体,可与很多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核结合。
自身抗体是否致病,关键在于正常的免疫调节是否得以维持。过去认为机体能辨认自我不产生自身抗体,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常人体可以测得抗甲状腺球蛋白及DNA抗体,细菌感染中的脂多糖亦可刺激某些自身抗体的产生,但在正常免疫调节下,这些自身抗体维持不久,最终消失而不致病。自身免疫病中的自身抗体,多是通过Gell及Coombs分类的II型及III型免疫反应引起的损伤。
常见的自身抗体及其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器官特异性疾病                 自身抗体种类

重症肌无力                      抗乙酰胆碱抗体

Grave病(弥漫性中毒性甲状腺肿)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抗甲状腺球蛋白及微粒体抗体

抗胰岛素性糖尿病                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恶性贫血                        抗胃壁细胞及内因子VitB12抗体

艾迪生病                        抗肾上腺细胞抗体

原发性不育                      抗精子抗体

卵巢功能早衰                    抗间质细胞及黄体细胞抗体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抗线粒体抗体

早衰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红细胞抗体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血小板抗体

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白癜风                          抗黑色素细胞抗体

慢性活动性肝炎                  抗核抗体

                                抗肝细胞(肝细胞膜抗原肝特异性蛋白)抗体

 

非特异性(系统性)疾病          自身抗体种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抗单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淋巴细胞、红细胞、血                                           小板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隐性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Sa抗体、抗Ra33抗体、抗CCP抗体、抗RA-1抗体

干燥综合征                      抗SSA抗体、SSB抗体、抗a-胞衬蛋白抗体

系统性硬化症                    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多发性肌炎                      抗PM-1抗体

复发性软骨炎                    抗软骨抗体

Goodpasture综合征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返回顶部)

 

 

24.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检测自身抗体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法、免疫双扩散法、参比对流免疫电泳法、免疫印迹法、免疫斑点法、胶体金标斑点免疫渗滤法以及速率免疫比浊法等,间接免疫荧光法即适用于检测针对原位成分也适用于可溶性成分的抗体,其余各法均适用于针对可溶性成分的抗体,可根据临床需要及医院条件去选用。以下介绍常用的几种。
(1) 间接免疫荧光法(I IF) 这是进行抗核抗体、抗核仁抗体和抗胞浆抗体筛选检测的最有效方法。在些检测系统中,以组织培养细胞和器官的冷冻片切为反应底物。
(2) 免疫双扩散法(ID) 免疫双扩散法过去称为“Ouchterlony试验”是最早用于鉴定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自身抗体特异性的检测系统。在这些系统中,琼脂凝胶是血清中抗体扩散从相反方向扩散过来的抗原相遇的介质,在抗原与抗体间形成沉淀线。鉴定抗原抗体系统时需标准参照血清。当二者相同时,两条沉淀线在琼脂凝胶上形成一条连续的沉淀线。免疫扩散中形成的沉淀线可用来鉴定如抗Sm、RNP、SS-B抗体系统及许多前述的可沉淀性抗原抗体系统。
(3)对流免疫电泳(CIE) 对流免疫电泳是免疫扩散的改良试验,采用电泳以加速抗原、抗体彼此向对方移动的速度,从而仅在几小时内便可形成沉淀线,而免疫双扩散法则需1~2天的时间。在CIE中仅能检出与抗原相比为酸性等电点的抗体,但对流免疫电泳很易检出抗DNA、Sm、RNP和SS-B的自身抗体。
(4)免疫印迹法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已广泛用于测定自身抗体。在免疫印迹法中,将抗原电泳入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在电泳池中移动的速度与其相对分子大小成比例。许多核内、核仁内和胞浆抗原可根据它们在该系统中的相对移动速度进行测定。与已知分子大小蛋白带发生反应的抗体特异性可据此初步作出判断。
(5)ELISA 这一抗体检测系统十分敏感,但却非常依赖于抗原制品的纯度。通常以部分纯化的组织提取物或部分纯化的重组抗原为底物。抗体与这些抗原发生反应后,加入能结合抗体浓度的指示剂。该系统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部分纯化组织提取物中含有一种以上的抗原或重组抗原,这些抗原可含有细菌产物(所检测的血清可能含有针对这些细菌产物的抗体)。另一个问题是随着ELISA的敏感性增高,其特异性随之降低。在ELISA检测方法中,正常免疫球蛋白也可与抗原制品或ELISA板本身发生非特异性结合。(返回顶部)


25.什么叫抗核抗体(ANA)
传统认为抗细胞核内成分的抗体称为ANA,这一概念强调了细胞核的重要性,因为细胞核内有DNA、RNA、碱性组蛋白、非组蛋白、磷脂及各种蛋白酶等复杂的化学组成,决定了ANA存在不同的成分,因此,构成了抗核抗体谱(ANAs)。实质上,ANA应指对核内具有抗原性的蛋白质分子及其这些分子复合物的总称,从这个意义上讲,ANA不仅指对核内成分的抗体,而是指凡是对与核内成分相同的物质所产生的抗体均成为ANA,这些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并非仅存在于核质内,也存在于胞浆和其他细胞器中。随着免疫荧光技术的改进,先进的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ANA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某些抗原成分在核仁和胞浆内含量比核质内更为丰富。(返回顶部)


26.抗核抗体(ANA)如何分类
根据细胞内各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将ANAs分为四大类:
(1)抗DNA抗体 分抗双链(ds)DNA抗体、抗单链(ss)DNA抗体与抗左旋(z)DNA抗体三种。
(2)抗组蛋白抗体(AHA) ① 抗总组蛋白抗体(AHA);② 抗亚单位抗体(H1、H2A、H2B、H3、H4、H2A-H2B复合物)。
(3)抗非组蛋白抗体 ① 抗ENA抗体(抗Sm、 rRNA、 SSA、 SSB、 rRNP、 Scl-70、 Jo-1、 RA33、 RANA、 PCNA、 Mi-1、 Mi-2、 Ku抗体等);② 抗着丝点抗体(ACA)。
(4)抗核仁抗体 主要指核仁内的抗PM-Scl/PM-1、RNA多聚酶-1,NOR-90、To/Th、4-6sRNA抗原的抗体。
(5) 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 主要指抗溶酶体等各种细胞器、细胞角蛋白、核层蛋白、肌动蛋白和波形纤维蛋白抗体等。(返回顶部)


27.抗DNA抗体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1957年Ceppellin和Robbin等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血中发现循环的DNA抗体。有两大组血清抗DNA抗体与结缔组织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有关。
(1) 抗ds-DNA抗体 高浓度的抗ds-DNA抗体几乎仅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且与疾病活动度,特别是与活动性狼疮肾炎密切相关。抗双链DNA抗体水平随病情活动而波动,缓解期抗体水平下降甚至转阴。因此抗双链DNA抗体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标,用于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变化和观察疗效。由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抗DNA抗体可转阴或滴度减低,因此单次测定结果阴性,不能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
(2) 抗SS-DNA抗体:它不仅存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也可以存在于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其他病中,包括炎症性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药物性狼疮、硬皮病等。虽然它在致病性方面与抗ds-DNA抗体相同,但特异性差,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小。在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DNA大分子可存在于循环中或黏附于多种器官的微血管中。这些循环中或器官原位DNA均可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起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导致组织损伤。(返回顶部)
 

28.抗着丝点抗体的意义是什么
抗着丝点 (centromere)抗体是针对细胞分裂前期开始出现于核内的染色体着丝点成分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为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DNA蛋白质,分称着丝点A、B、C,分子量分别为17kD、80kD及140kD。其中主要抗原为着丝蛋白B,它能与含有各种抗着丝点抗体的血清反应。抗着丝点抗体多见于系统性硬化症的CREST型(软组织钙化、雷诺现象、食管功能低下、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张),阳性率为70%~80%,近年发现在特发性雷诺现象而无CREST症状或体征的患者也有25%的阳性率,这些患者是否为早期CREST尚待追随。国内报道抗着丝点抗体的阳性率在系统性硬化症为20%,在CREST为38%。(返回顶部)


29.什么是抗ENA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ENA(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的中文名称是可提取的核抗原,它不含组蛋白,可以溶于盐水而被提取,针对ENA的抗体即称抗ENA抗体,它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活动性无明显相关。
(1)抗nRNP (nuclear RNP) 抗体 以抗核内的核糖核蛋白而得名,由于其富含尿嘧啶(U),通常又把nRNP称之为U1RNP。具有抗原性的U1RNP其分子量有70kD、30kD和22kD。U1RNP抗体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几乎均为阳性,且其滴度很高;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阳性率低且滴度低;它是区分结缔组织病和非结缔组织病的有力指标。抗U1RNP抗体阳性的病人,常有双手肿胀、雷诺氏现象、肌炎和指(趾)端硬化。有人认为抗U1RNP抗体阳性,则肾病发生率较低;如果抗dsDNA、抗Sm抗体同时存在,则发生狼疮性肾炎的可能性较大。
(2)抗Sm抗体 以病人名字(Smith)命名。已知Sm是核内小核糖体蛋白(snRNP)。其抗原决定簇主要在于U1、U2、U4~U6 RNA连接的B和D蛋白多肽上,已知蛋白多肽的分子量B(29kD)、B’(28kD)、D(16kD)。抗Sm抗体的蛋白多肽有较高特异性的为B和D带。国际上通常用对流电泳和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Sm抗体,其阳性率在SLE中为30%左右,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经治疗缓解后的SLE回顾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从理论上讲,测得抗Sm抗体的同时,多可测得U1RNP,但抗U1RNP抗体阳性,则抗Sm抗体可为阴性。抗U1RNP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伴多发性肌炎的重叠综合征中频率较高。银屑病及雷诺现象的病人也可呈阳性。
(3)抗SSA/Ro抗体 由于该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关,故取名SSA,也有人取名于最早检测到的病人名字Ro。SSA与Ro的抗原性、生化特点一致。SSA/Ro是含有Y-YRNA的蛋白质,更多存在于胞浆内。在以鼠肝为底物的ANA检测中,抗SSA抗体常阴性,而以Hep-2细胞为底物,则ANA为阳性。
(4)抗SSB/La、Ha抗体 也有人将SSB抗体以病人名字La命名。SSB/La是RNA多聚酶转录中的小RNA磷酸蛋白质。
临床上常规采用对流电泳和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SSA和抗SSB抗体。近两年来发展的免疫印迹检测中的抗SSA与分子量为60kD和52 kD的两条蛋白多肽发生反应,有人认为60 kD多肽在SLE中较SS更为多见。抗SSB与分子量为48 kD、47 kD、45 kD、的三条蛋白多肽反应,但48 kD更有特异性。如上所述抗SSA/Ro和抗SSB/La、Ha与SS有关,在原发性SS病人中,抗SSA/Ro和抗SSB/La阳性率分别为60%和40%,但其他结缔组织病人,该两种抗体亦可存在。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SS更为特异。在临床上所谓ANA阴性的SLE病人,大部分有抗SSA抗体。抗SSA和抗SSB常与血管炎、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光过敏、皮损、紫癜等临床症状有关。
(5)抗rRNP抗体 rRNP(ribosome RNP) 是主要在胞浆中的一种磷酸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得rRNP抗体主要有38 kD、16 kD、15 kD三条蛋白多肽,国外报道近一半的SLE病人有抗rRNP抗体常常在SLE活动期中及有内脏损害(如脑病)的病人中存在,与抗dsDNA的消长相平行。
(6)抗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抗体 即抗增殖细胞的核抗原抗体,PCNA是分子量为36 kD的DNA聚合酶副蛋白。用免疫双扩散法测得在SLE病人中阳性率为3%~5%,其他结缔组织病人中常为阴性。
(7)抗Ku抗体 以日本病人的名字命名。Ku是与DNA直接结合的70 kD和80 kD的蛋白二聚体。免疫双扩散检测PM/SSc重叠综合征的病人其阳性率为3%。ELISA测得该抗体在SLE中为39%,MCTD中为55%有低滴度的抗Ku抗体。
(8)抗Scl-70抗体 因该抗体主要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出现,且其抗原分子量为70 kD而得名。但Scl-70实为分子量为100 kD的DNA拓异构酶1(topolsomerase 1)的降解产物。抗Scl-70抗体是SSc很特异的抗体,免疫双扩散检测在SSc中的阳性率为20%左右,免疫印迹检测阳性率约28%。目前较一致地认为SSc中抗Scl-70出现的频率高于局限性硬皮病,阳性率为18%。没有近端皮肤侵犯的CREST患者用免疫双扩散检测此抗体的阳性率4%,免疫印迹阳性率11%。抗Scl-70阳性患者病程长于阴性者。该抗体阳性的SSc患者以脏器受累、指端凹陷性疤痕更常见。
(9)抗Jo-1抗体 以病人名字John 而得名。Jo-1抗原是分子量为50 kD的组氨酰tRNA合成酶,以免疫双扩散法检测25%的PM/DM病人有此抗体。在合并肺间质变的PM/DM病人中,抗Jo-1抗体高达60%,临床上还发现以急性发热、对称性关节炎、“技工手”、雷诺现象、肌炎并肺间质变的病人,抗Jo-1抗体常呈阳性,有人称之为抗Jo-1抗体综合征。抗Jo-1抗体常被视为PM/DM的标记抗体。
(10)抗RA33抗体 该抗体是一种分子量为33 kD核酸结合蛋白。1989年Hassfeld 等发现RA中其阳性率为35.8%,尤其在早期RA病人血清中出现,抗RA33抗体的消长与病情及用药无关。(返回顶部)


3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是针对中性粒细胞多种成分的自身抗体。以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可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进一步研究发现,c-ANCA可以主要针对颗粒中的蛋白酶-3,p-ANCA可以主要针对髓过氧化酶。已知80%韦格纳肉芽肿病人血清中有c-ANCA,其特异性95%。少数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可有c-ANCA。p-ANCA 不如c-ANCA具有诊断特异性,可在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干燥综合征等中出现。ANCA常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在经治疗后的疾病缓解期ANCA滴度下降或消失。ANCA可能与血管炎的病理机制有关,这些抗体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激活,产生炎症介质,导致血管炎的形成。与ANCA相关的一组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病初发热、流感样症状、四肢关节肌肉疼痛等。(返回顶部)

 
31.什么叫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A)指与体内不同磷脂成分发生反应的抗体。至今应用于临床检测的有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nt,LAC)、抗心磷脂(anti-cardiolipin,AcL)抗体两大类。近年还发现有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和抗磷脂酸抗体等。
(1)LAC Conley等于1957年报道2例SLE患者有出血症状和凝血异常,且梅毒反应试验呈“阳性”,之后将这种自发产生并能抑制凝血过程的因子称为LAC。目前已知LAC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它的免疫活性主要在IgG。临床上测定LAC的试验有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CPT),蛇毒时间,白陶土凝固时间等,当所测得的时间延长,而又不能为正常血浆所纠正时,则提示有LAC存在。LAC在SLE中阳性率最高,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链球菌感染、恶性肿瘤、肝炎、及服用酚噻嗪类药物的神经病患者亦可阳性。
(2)AcL抗体 Wassermann在1907年建立的梅毒标准试验(STS)是测定AcL抗体最早的试验。它采用先天性梅毒胎儿肝脏浸出液为抗原,以补体结合试验测定,实际上胎肝提取的抗原中含有心磷脂。以后改用牛心肌乙醇浸出液的有效成分心脂作STS。AcL抗体在SLE患者阳性率为30%~40%,在有网状青斑的SLE阳性率可达80%。AcL抗体还可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莱姆病、桥本甲状腺炎、肿瘤等多种疾病中出现。
APLA可以分为IgG、IgM和IgA型。其型别比例各家报道也有差异,但大多数学者证明IgG型APLA中占有突出的位置,阳性率高,与临床相关性最强,它可能对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习惯性流产的预测及特异性更强。也有人认为,IgM型ACL抗体可能与某些临床表现关系更密切,如习惯性流产、及死胎。(返回顶部)


32.正常关节液是怎样组成的

关节液即为滑液或滑膜液,它位于关节腔内。滑膜液是由滑膜下纤维关节囊内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的血浆滤过而来的。同时滑膜衬里细胞还分泌许多透明质酸,这些透明质酸进入滑膜液中,使得滑液成为一种清亮、黏性的液体。
正常关节液呈草黄色,清亮,透明,常含有少量白细胞及因穿刺而含极少量红细胞,液量很少,如膝关节仅约1~4ml,较小的关节滑液量则更少。这些滑液起到遮盖住滑膜的多处皱褶的作用。因毛细血管内皮层的屏障作用,使正常滑液缺乏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VII、组织促凝血激酶、较大的球蛋白及某些补体成分,因而不能凝固。(返回顶部)


33.怎样判断关节液是炎性的还是非炎性的
关节液分析被认为是风湿性疾病关节病变重要的检查之一,对诊断可提供参考价值,尤其对单关节积液。如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从关节液中可发现积血、微生物和尿酸结晶。
关节液分析的基本项目包括:
(1) 常规检查:关节液的外观和量,黏稠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黏蛋白凝块,详见下表。
(2) 细菌培养或革兰染色。
(3) 偏振光镜检查微晶体。
(4) 葡萄糖、类风湿因子、补体、免疫复合物等。
 

不同性质关节液的特点

  检 查        正常          非炎症性     炎 症 性            化脓性

 量(ml,膝)     <4              >4            >4                >4

 颜色        清亮~淡黄       草黄-黄       黄或白色             白色

 透明度        透亮            透亮       透亮-不透亮          不透亮

 黏稠度     很高(≥3-5)  较高(≥3-5)   低(<3-5)         很低 (<3-5)

(拉丝度,cm)

 黏蛋白凝集     良好         良好或较好   较好或差, 易碎        差, 易碎

 自发凝集        不            常常          常常                常常

白细胞(X109/L)  <0.2           <0.3         3.0-50.0               >50.0

 多形核白细胞(%)<25         <25         常>50                  >70

 培养           阴性          阴性          阴性                常常阳性

 葡萄糖(mg/dl) 约等于血    约等于血     <25, 低于血           <25, 低于血

 

(返回顶部)

 

34.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液有何特点
骨性关节炎多为非炎性滑液,常很清晰,为透明草黄色,很黏稠,黏蛋白凝集良好。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为炎性滑液,较混浊,呈黄色或灰黄色,偶尔为绿色,稍有黏性,黏蛋白试验显示云雾状,但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呈非炎性滑液。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液特点是:受累关节腔的滑液量增多,若加入数滴稀醋酸作凝固试验,就会发现凝块疏散,称为粘蛋白试验阳性。细胞学检查,白细胞记数(2.0-60)X109/L,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占50~70%。中性粒细胞在吞噬RF-CIC及补体后,变成具有特征性的类风湿细胞。滑液糖含量减低,比血糖低,<3.9mmol/L;此外还有滑液中RF阳性,免疫复合物滴度升高,补体水平降低等。(返回顶部)


35.关节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有哪些
关节穿刺,对某些关节疾病如关节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液检查常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1) 关节穿刺的适应证:① 急性关节肿痛,有可能为感染性或化脓性关节炎;②
关节肿痛、积液未能确诊,需了解关节积液情况以协助诊断,作为活检、灌洗治疗或关节镜检查等手术的常规操作之一;③ 已确诊的关节炎,但个别关节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时;④ 向关节腔内注入造影剂作关节造影等检查;⑤ 作为关节腔内注入药物等治疗措施的术前操作。
(2) 关节穿刺的禁忌证:①穿刺部位局部皮肤破溃或有感染;②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应避免穿刺,以免引起出血;③有些有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已经相应治疗,如需作关节穿刺,并非绝对禁忌,但需慎重。术前宜针对有关凝血障碍进行预防性治疗;(返回顶部)


36.关节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有哪些
关节内镜既可用于检查、诊断,又可作为多种手术的临床诊治工具。
(1) 适应证:①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不明原因的关节软骨损伤;②症状明显又长时间未明确诊断的关节痛;③滑膜炎、滑膜病变可在作关节镜检查的同时对可疑的病变组织作活检或灌洗治疗;④关节内游离体、异物等的检查和关节镜下手术,如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切除术等;
(2) 禁忌证:①全身或局部有感染,关节部位软组织破损或有皮肤病;②有严重心脏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或身体衰竭者;③有凝血机制障碍疾病;④关节强直、严重瘢痕挛缩、关节腔闭塞、关节囊有较大破损等妨碍进行关节扩张及影响关节镜观察者。 (返回顶部)
 

37.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病理改变有何临床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病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急性期滑膜充血、水肿、组织疏松、少量炎性细胞渗出。慢性滑膜炎则表现为:①滑膜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呈弥漫性和局限性浸润;②滑膜细胞增生,层次增多,甚或形成乳头状突起;③多核巨细胞的出现;④新的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机化;⑤纤维素及类纤维蛋白坏死物沉积;⑥如果炎症反复发作,则可形成血管翳,造成关节软骨破坏。
慢性滑膜炎反复发作,滑膜表面纤维素渗出,吸收机化,瘢痕形成,骨膜及关节囊增厚,相对关节面纤维素性粘连,可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直;如伴有钙盐沉着及骨质增生,则可形成骨性关节强直。(返回顶部)



(何菁 栗占国)